我的人生我来导演
我的人生我来导演——灵山妹赖彦君在南宁开餐饮店
[*]
“想让品尝者感受到我的认真。” 卖咖啡、做蛋糕,灵山妹赖彦君在厨房揉着面团,依旧觉得这一切来得有点不真实。走过修读导演专业的大学生涯,在节目组里扛摄影机、写剧本,赖彦君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在机房里度过。“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吧,我还是属于厨房的。”辞职、开店,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然而赖彦君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厨房中的赖彦君 导演的“叛逃之路” 在南宁古城路上,一间卖童装的小店在各大服装店的包围下,显得毫不起眼。直到今年1月,水泥色刷砌的门楣上,砌上“原本”二字。不足40平方米的空间里,一道玻璃墙将厨房与售卖区分割开来,素雅的吧台与铁质的吊灯,充满了浓郁的北欧风格。这里正是赖彦君挥洒青春的地方。 眼前这个扎着马尾的姑娘,在顾客面前腼腆得像极了还在念书的学生。然而好友们的到来却让她破了功,扯着嗓子大喊“哎呀,你来啦”,一口浓重的灵山口音穿透厨房的玻璃就传了出来。“从学院到厨房、不求学位只求美味。”《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的作者庄祖宜毅然放下博士论文,进入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研习烹饪,执意而又任性。在赖彦君的身上,似乎也有庄祖宜的影子。赖彦君高中就从灵山来到钦州就读,毕业后考上了济南大学,主修导演专业。做导演曾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摄影、绘画……一系列美好而又文艺的爱好似乎也在帮助她往这条路上行走。然而一个转折,让她停了下来,毅然从广西台公共频道某少儿节目组辞职,到北京上咖啡培训学校,重新开始。“人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职场打拼,或是开一家小店,掌控自己的时间,享受自己的快乐。”闺蜜的一席话,让向往自由的赖彦君更加坚定自己现在的路。时下像赖彦君这样的年轻人在钦州越来越多,有一定的工作年资,有梦想也有年轻的资本,更有付诸行动的勇气。 原本拿着相机、拿着画笔的手学着泡咖啡、做蛋糕、做饼干,赖彦君的冲劲连家里人也吓了一跳。她的“神秘失踪”也让朋友们不解,以为她只是玩票性质。然而“原本”咖啡店开起来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她是认真的!“在厨房发现广袤的田野,以食艺色香写照众生面相。”《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给了赖彦君很大的启发,她还从网上购买许多相关的书籍。开店以来,赖彦君从单纯对味道的追求跳脱了出来,开始更加关注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像最近,她迷上了北欧、日系简约的咖啡馆文化,每天都乐此不疲地看书、看微博。实诚的老板作风 在开店的近三个月里,赖彦君不仅收获了一批顾客的建议,还收获了友谊。“有些年轻人,大概是哪个艺术学院的学生吧,经常给我建议,甚至还有建筑师告诉我哪里的装潢需要改进。”赖彦君表示,这些建议在她看来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她很惊讶大家会对她的店这么感兴趣,她时不时都会在脑海里细细回味一番。“有个顾客说我去北京学习的学费白交了,完全没有泡出那种咖啡品种原有的香味,我当时就急了,事后却觉得应该是我对咖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赖彦君说,咖啡和蛋糕不仅是餐饮生活的写照,更是人类思想的记录。因为经营理念不同,她辞退了两个员工,自己单干。这样的做法让朋友们都为她捏了把汗,而她却悠然自得,享受着一个人的工作时光。 工作量自然而然大了不少,事事都要躬身亲为,然而赖彦君并没有像其他老板一样控制成本。她的观念里没有中间地带,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所有的材料都是进口的,要健康,也要养生,少用一点味道都不一样。”朋友们都说赖彦君“手重”,好材料一股脑全都倒下去了。“要让顾客感受到我的诚意,哈哈。”话音刚落,赖彦君又一口气在顾客刚点的杯子蛋糕上挤出了一大朵奶油花。 从导演到老板,不仅给了赖彦君发挥的空间,也给了她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光。“同学朋友们口口相传,很多人慢慢地知道我有这么个地方,他们经常过来看望我,或者帮我打扫卫生、收银、接待客人,所以啊这里几乎成了我们同学的聚会场所,经常都是欢声笑语的。”许多人自发到店里给她打下手,赖彦君又可以全身心投入做蛋糕了。 因为有了自己的小店,赖彦君这个春节过得不轻松。“以前上班只有几天假期,还没玩够就要回去上班了,现在自己当老板,才发现原来事情更多,日子过得很赶很赶。”赖彦君自己给店里画画,招牌上每一个艺术字都是她自己写的;还经营了咖啡店的微博,不时自己拍一些蛋糕的照片,天天在网上与各类美食老饕们交流。 朋友们纷纷建议赖彦君回钦州也开一间这样的小店,这样大伙儿们随时都能相聚了。赖彦君也考虑过,打算把这个想法写进自己的计划中。“毕竟父母都在钦州,离他们近一些,我的梦也能实现得更踏实些。” 赖彦君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在自己的小店里,来自家乡的红茶在壶里“呼呼”地冒着白烟,香味溢满了整间咖啡屋……客人现点了一杯卡布奇诺与一份奶油杯子蛋糕,两人相对不语,一起在悠扬的爵士乐中,各自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来源:钦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