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屋:产业建设与生态建设齐头并进
如今走进陆屋镇,产业工业园区内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新城区建设如火如荼,彰显现代特色的小区,特色农业硕果累累……近年来,该镇秉承“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理念,坚持“以工强镇,扩城促商”为方向,坚持产业带动、产城融合发展,镇容镇貌明显改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工业产业提速发展。该镇以糖料、木业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不断提升壮大,金属制品、水泥制品、化工等镇域新兴产业发展提速,镇域规模以上企业3家,实现工业产值达7.49亿元。2013年以来,引进了57家企业入园落户,其中,骄丰化工、泰晴玩具、铭和金属制品、德信建材、冠峰水泥制品等18家企业总投资超过51亿元。目前,总投资3.8亿元的铭和金属制品、投资1亿元的泰晴电子玩具、投资6000万元桂森木业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催生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该镇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剑麻、蚕桑、茶叶、莪术、甘蔗、火龙果、无核荔枝、荞头、牛大力、马铃薯、龟鳖蛇、柑橘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全镇有农业合作社23家,家庭式种养农场8个。该镇还将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有机结合,推进新光农场沃柑种植基地和新营无核荔枝场的开发,打造集生态、观光、示范为一体的特色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该镇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该镇建立了清洁乡村长效机制,形成了一整套从集镇村的清洁工作管理体系,镇村实现了美化亮化,生态乡村工作取得明显实效。通过实施绿化工程,镇城区主次街道均实现了绿化,目前该镇城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综合绿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6平方米;安装了200盏路灯,镇区主要街道实现了亮化。此外,投资2888多万元的陆屋镇污水处理厂将于2015年5月竣工,投用后日处理污水量达5000吨。
据统计, 2014年,该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9亿元,财政收入565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1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89元。(梁海容)
来源:灵山政府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