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工 发表于 2015-11-22 14:29:14

在一起越久,越不会在嘴巴上表达爱意

一群不同年龄的男人聚在一起喝酒,有人突发奇想,相约各自给老婆发个短信,写到“我爱你”,看看各年龄段女人的反应,果然结果大不一样!




20 来岁的女人回复“我也爱你!”

30来岁的女人回复“酒喝多了吧? ”


40 來岁的女人回复“你没病吧?”


50 来岁的女人回复“发错人了吧?看回来怎么收拾你!”


60 來岁的女人回复 “退休了闲得慌是不是?快爬去吧。”


70 来岁的女人不回复,直接给儿子打电话“你爸可能没几天了,赶快准备后事吧!


80 来岁的女人自言自语地说 “唉,今天一定是忘了吃老年痴呆药了。”


让我们永远都是20岁的心态!





其实两个人在一起越久,越不会在嘴上表达爱意,
可能有人觉得是小事,嘴巴上说爱算不得什么。可如果换一种心态来交谈,就算这样的小事都可能跑偏。


比如这样:
男:“一会吃螺蛳粉,好某?”
女:“就晓得吃螺蛳粉,吃螺蛳粉,你就不能换个花样?”
男:“那你讲吃什么,每次都让我讲,讲了你还不同意。”
女:“你是我老公,连我爱吃什么都不懂我还有什么可讲的?”
男:“那我爱吃什么你晓得某,凭什么每次都是我依你?”


以上对话可不是虚构,而是我的一位亲戚和老婆的真实生活场景。他和我抱怨,他们之间经常连最简单的吃饭都很难达成共识。这里的“螺蛳粉”可以换成任意替换成煮粉、葱粑粑、油条、姜酸猪大肠...这不重要,反正就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她还不明示,让他自己猜。猜不对了就不高兴,你让她先说她还没说意见。总之很头疼,很伤害感情。


我还听过这样的对话,


女:“吃包子吧?”
男:“到包子铺不吃包子吃什么啊?”
女:“吃肉的行吗?”
男:“不知道天热少吃肉馅啊,不新鲜,没常识。”
女:“那就吃素的。”
男:“别墨迹了,快点,都快迟到了,没点时间观念。”


看看,每句话后面都跟着疑问、指责、批判,两个人最终耷拉着脸吃完这顿饭。他们的负能量太强大了,强大到我连路过他们身边都踮着脚尖,轻轻溜走,唯恐引爆这压抑到极点的气场。


任何小细节都能变成大伤害,只要两个人都存了一颗互相不耐烦的心。任何小细节也都能暴露大恩爱,因为唯有被感情浸透了整个生活,才可能会有每一刻的心平气和。


两口子经年累月的生活在一起,什么是爱,已经说不清楚。怎么才算最爱,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表现形态,不能一概而论。但快乐和幸福却是能够感知的,是温情还是冷酷,需要从每天、每一次交谈、每一件小事中细细来体会。多年后回首,我们能够记住的,只是那么一个个片段,正是这些片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故事。
刘震云说过:人生在世说白了也就是和七八个人打交道,把这七八个人摆平了,你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


夫妻关系也是如此,无需将爱总是挂在嘴边,只要把所有的细节都摆平,比如一天三顿吃什么饭,放假是看电影还是看录像,到底是早起散步还是晚上遛弯这些小事,大家都能做到夫妻同心,有商有量,那么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对恩爱夫妻。


有一年我去某处旅游,在一处景点排队,大家都很疲倦了,有位中年女子将头靠在老公身上,老公的手温柔的护着她,脸上却一片淡漠,不像面前另外一对恩爱的小情人,搂着抱着,从表情到肢体语言都如胶似漆。


但我更喜欢前者的状态,感情已经走过热烈燃烧的阶段,却没有变成一滩灰烬,而是在平淡的表面下暗藏温度。在难过的时候、疲倦的时候我要抱着你,你需要的时候我总是在你身边,生活的所有细节都并非出于展现情感的需要,而变成了一种本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一起越久,越不会在嘴巴上表达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