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表演 发表于 2016-4-27 23:36:21

[巾帼风采]刘灵姐:“小钱包”

来到陆屋镇申安月亮塘村的一座楼房里,你能看见几十个人正在紧张忙碌的制作着钱包,这是一批将要出口的产品,而这个初具规模的小厂属于刘灵姐。
  刘灵姐是陆屋镇申安村的一位80后妇女,虽然仅有初中文化,但她凭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在家乡开办了钱包厂;她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路;她凭着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态度,给家乡姐妹指了一条明路,带领大家走向共同富裕。
  10多年前,刚初中毕业的刘灵姐,有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股激情和闯劲,走出贫穷的山村,到广东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涯。但由于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初入社会的她只能进厂做最简单的流水线工作。她先后在电子厂、钱包厂、皮具厂等地工作,所做的工作基本都是工作重、加班多、工资少,但是刘灵姐凭借她的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一整套的手工技术,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从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管理人员。然而,这小小的成就却不能让她满足。刘灵姐想到,虽然现在自已是流水线的组长,但并不是长久之计,难道一辈子都背井离乡给人打工吗?既然学到了技术,村里又有劳动力,何不回家乡开厂?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刘灵姐特别激动。她想到:一来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二来还能解决家乡部分人就业问题,家乡的姐妹也能就近就业,家乡经济尽一己微薄的力量,那岂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刘灵姐想到做到,2011年,她随丈夫回到家乡陆屋镇申安月亮塘村,立刻筹划办厂事宜。将自家的一座褛房为厂房,由于资金短缺,请不起工人,就靠自家人和一些朋友帮忙,基本把钱包厂撑起来了。钱包做出来了,刘灵姐又得四处奔走,扩展销路。万事开头难,况且还是一个女人办厂,刘灵姐四处碰壁,销路一直打不开,家人都劝他放弃,女人嘛,还是适合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可刘灵姐就是不愿意放弃,她说,“既然当初下决心从广东回来,就没想过放弃……”她苦口婆心,先后向亲戚朋友借款2万多元,凭着一股倔劲,坚持了下来,继续她创业之路。在实践中,她一点一点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所幸她拥有过硬的技术加上严格的把关,刘灵姐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她的钱包厂也渐渐走上了轨道。
  历经五年,刘灵姐的钱包厂从最开始家庭式作坊的几个人迅速发展到现在四五十人的厂,产品销往广东,甚至出口国外。从刚开始的五万元产值增长到现在的二十万产值。在尝到了甜头后,刘灵姐第一个想到是家乡的姐妹们,由于自己饱尝背井离乡之苦,所以,她决心要帮助家乡的姐妹们。于是,她主动为家乡的姐妹们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吸收一部分妇女进入自己的厂,并将自己是技术传授给姐妹们,现在,在刘灵姐厂里工作的妇女凭借自已的努力,每月也能拿到1700至3000元酬劳。刘灵姐就像月亮般,用她女性的柔光照亮了月亮塘村妇女们的“钱途”。(黄月霞 张卡燕)
  核发:梁刚发布:宁乃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巾帼风采]刘灵姐:“小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