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流动巡查执法改善道路环境,55辆运输车被罚27万多元
日前,灵山县多个部门组成联合治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小组,多举并措对“双超”车辆进行全方位治理,截至7月31日,检查车辆272辆,查处超限运输车辆55台,共罚款278700元,有效改善灵山县道路运输环境。灵山县于7月20日启动联合治理超限超载(以下简称治超)专项行动,从路面、源头、宣传、督办等方面入手,从公安、交警、公路、交通、道路运输、农机等部门共抽调执法力量,以檀圩、三海、城东三个综合执法检查点为固定治超点为主,在辖区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等路段进行流动巡查执法,在全县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合治超战役。
近日,灵山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全县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动员大会,对治超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制定了《灵山县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为路面治超责任单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发政府通告、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等多种形式,宣传治超工作政策、意义。
在专项行动中,灵山县坚持治超检查24小时不间断执法,对上路运输的“双超”车辆从严治理、严管重罚。封堵“双超”车辆绕行线路,对绕行逃避检查的“双超”车辆,严格按规定取上限处罚。
通过派驻和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砂石企业、混凝土公司的监督和检查,严格落实货运车辆称重检测制度,落实进出厂区的车辆状况、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登记制度,从源头限制“双超”车辆上路行驶。对“双超”车辆严格执行过磅、卸载、复磅、处罚的程序,杜绝只罚不卸、卸货不到位等违规现象,严查“不作为、乱作为”、私放“人情车、关系车”等违纪行为,确保治超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到位。
据介绍,通过加强督办和落实责任,规范治超工作行为,建立治超长效机制,改善道路运输环境,营造良好的道路运输市场。(北部湾晨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