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优化师资队伍配置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走进灵山县新圩镇云洲中学,校园里绿树掩映,郁郁葱葱,崭新的教学楼、宿舍、综合楼井然有序地矗立着,体育活动场地宽阔明朗,往来的师生怡然自得,这是灵山县教育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至今年6月,灵山县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自治区办学基本标准的已有406所,达标率93.12%。近几年来,灵山县教育部门围绕“兜底补短固基础,促进均衡保公平”的工作思路,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全力以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建设标准化校园
在灵山县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看到老师们为加快标准化建设而忙碌的身影,校园里每天都有新气象。近年来,灵山县充分利用全面“改薄”工程、校舍维修工程,推进农村薄弱学校项目建设。2011年至2015年,共投入义务教育学校项目资金75375.5万元,建设校舍面积52.3万平方米;2016年1-5月共建设项目104个,投入资金1535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96108平方米,极大地改善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装备达标建设。5年间,灵山县共投入9866.22万元,添置多媒体1662套、计算机674台、图书993240册、仪器850019件,架床1800套,并建设了4个录播室;2016年至今,全县共投入资金1080万元,配置多媒体503套,架床3102套。同时,该县各学校共筹资5478.5万元用于学校图书仪器装备购置。目前,义务教育学校配备多媒体的班级,初中达100%,小学61.89%;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达到全覆盖。
优化师资队伍配置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是教师的均衡。灵山县通过实施引进补充工程、教师“安心”工程、交流互助工程、培训提高工程,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五年来,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共增加教师2561人,新考录取的教师均分配到农村学校,充实师资薄弱的学校;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有专任教师1007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3人,本科毕业4076人,大专毕业4807人。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013年以来,该县共投入9469.5万元,建设面积64960平方米,有效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条件。
灵山县教育局每年派送教师参加国家、区、市各类培训班3500多人次,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2900多人次。全县先后有4人被推选为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1人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有17人推选为钦州市基础教育名校长,23人推选为钦州市基础教育名师。目前,小学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87.2%,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72.4%。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走进檀圩镇见田小学,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新颖别致的校园文化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灵山县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强化改革创新,提升了教学质量,积极发掘本地、本校人文资源打造特色办学,教学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县获国家级、自治区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47项,结题32项,市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537项,结题390项,全县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平均每年达到7500多篇。”灵山县教育局黄庆成说。灵山县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动教学改革,构建了“县—教学协作区—镇—教学片(学区)—学校-教研组”六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
灵山县各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如化龙中学推行的“三三五”课堂教学,灵城一中引入EEPO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沙坪中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佛子中学开展“读”“看”“练”三步训练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县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动高考、中考连创佳绩。今年灵山县重点大学上线711人,突破700大关,比去年621人增加90人,增长14.5%;二本以上上线3996人,比去年3765人增加231人,增长6.1%。尤其是灵山中学重点大学上线570人,比去年546人增加24人,重点大学上线总量排名广西县级高中第10位;中考总折分连续八年获钦州市第一名。
今年4月,灵山二中蒙滔同学的书法作品《出塞诗》荣获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组艺术作品类一等奖;这是灵山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发掘本地、本校人文资源,打造自己特色办学的结果。目前,该县实验小学的书法、太极拳,新星小学的综合实践课,佛子镇大芦小学的楹联文化,平山镇灵家小学的革命传统主题教育等,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