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一村屯28名村民现“怪病” 专家:是常见囊肿
近日,融安县长安镇一村屯28名村民出现“怪病”,搞得人心惶惶(本报8月27日6版曾报道)。昨日,经自治区疾控中心专家鉴定,“怪病”并非由寄生虫病感染引起,而是常见的脂肪瘤、粉瘤、腱鞘囊肿等,并无大碍。村屯现“怪病”
去年5月,长安镇安宁村堂岭口屯村民刘文宽从云南做生意回到家里,看到妻子脚上长了一个“瘤”。因为担心有意外,刘赶紧带妻子去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这“瘤”是直径1.5厘米的液性团块,对身体并无影响,建议手术切除。几天后,刘妻通过手术切除了这个“瘤”,之后便没有再犯。
今年5月的一天,已是堂岭口屯村民小组长的刘文宽在与堂兄闲聊时,发现堂兄的眼睑处也有一个和妻子当年相似的“瘤”,而一起闲聊的几位村民也“展示”了他们身上的“瘤”。这些“瘤”有大有小,大多分布在四肢、腹部和头部。见情况异常,刘文宽立即挨家挨户调查,结果整个村屯70多户310人,有28人的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软包块。刘文宽立刻将这一情况上报给融安县疾控部门。
村民心惶惶
8月28日,记者来到堂岭口屯。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因为村屯边靠近公路,整条街道都十分热闹,自从村民出现“怪病”后,整个村子安静了许多。记者走进一间公路旁的小卖部,几位村民表情凝重,“我们都很担心,虽然那些疙瘩不痛不痒,但是我们都想早点知道检验结果!”
64岁的刘枝胜是刘文宽的叔叔。当他把自己的上衣拉起时,着实让在场的人吃了一惊,只见其腹部右侧,有一个直径大约7厘米的囊肿;随着老人上下舒展胳膊,囊肿还上下“游走”。“你可以摸摸,一点也不痛,后背还有个一样的。”刘老伯告诉记者,他的这两个囊肿10年前就有了,开始很小,只有米粒那么大,后来,因为不痛不痒也不影响休息,他也没有在意,直到刘文宽过来谈起“怪病”,他才想起自己身上也有两个“大家伙”。
专家来解密
接到刘文宽的报告后,融安县疾控中心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入村调查。后经县、市两级疾控部门两次入村调查得知,该屯先后有28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囊肿疾患,男女各占一半,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0岁。
通过调查村屯周边环境,并结合患病症状和体征,融安县疾控部门工作人员初步认为这是一种地方性疾病。为查明原因,融安县疾控中心向柳州市疾控中心作了汇报,随后,柳州市疾控中心派出专家实地调查,初步认为是皮下囊虫病感染引起。
8月20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专家现场采集了13名患者血样和2名患者囊肿组织,带回自治区疾控中心检验。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这“怪病”呢?村民们心里一时也没底,一些村民甚至把矛头指向了平常饮用的水和食用的猪肉。8月28日,融安县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对村民饮用水源的水质做过取样检验,并没有异常情况,而村民平时食用的猪肉,大多是自家饲养的生猪;如果真是寄生虫病感染引起的皮下囊肿,村民食用的猪肉就有问题。
囊肿属常见
昨日,记者拨通了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负责人杨益超所长的电话。杨所长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对两份囊肿组织和13名患者血样的检验分析,村民们出现四肢、腹部和头部囊肿,已排除是寄生虫病感染引起。而村民们出现的囊肿实际上是脂肪瘤、粉瘤和腱鞘囊肿等。这些囊肿大多对机体无严重不良影响,恶性变者极少。很多人都会长有脂肪瘤、粉瘤等,这是很正常的。而疾控部门工作人员也了解到,堂岭口屯附近村屯的村民也出现身上长有脂肪瘤的现象,只是没有堂岭口屯人数多。
杨所长表示,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香菇、木耳、芹菜等。同时,日常选用的油要多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类辛辣食品,多饮水、多活动,保持心情舒畅,从而减少脂肪瘤、粉瘤等囊肿的出现。如果感到不适或者影响美观,可以去医院通过手术切除。2
相关链接
粉瘤、脂肪瘤,是体表常见良性瘤。粉瘤,又称皮脂腺囊肿。位于真皮内,有完整包膜,内贮留豆腐渣样分泌物,伴臭味,黄豆大、枣大或更大,在面部、耳后、背、臀部均有可能出现。
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堆积而成,多在躯干、上肢发病,大小不等,个别的有拳头大,扁圆形或圆形,柔软,切面淡黄色。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腱鞘囊肿是发生在腱鞘或关节附近的囊性肿物,囊肿壁的外层由纤维组织组成,囊肿内有稠厚黏液样物质,腱鞘囊肿一般无须治疗,能够自行消失,如果囊肿较大或者反复发作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记者何书俊 通讯员谭凯兴 韦日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