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知书 发表于 2016-12-24 10:20:32

沙坪镇:孤儿发展林下养鸡 勇闯脱贫致富路

    在沙坪镇旺屋村,说起卢善材,附近的村民都会伸出大拇指,原因是今年24岁的卢善材,早早地就担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多年来,不仅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闯出了一片天地。
    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孤苦伶仃与伯父伯母相依为命
    1994年,对卢善材来说绝对是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那年,我才3岁,父亲便因病去世了。”卢善材说,1994年前,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他,虽然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但还算美满幸福。但是,这一切随着父亲的突然离世以及母亲的改嫁顿时被化为乌有。从此以后,一个完整的家庭开始变得支离破碎。年幼的卢善材成了孤儿,由于无依无靠,只能与祖母相依为命。2001年,祖母也相继去世。孤苦伶仃的卢善材只能寄养在伯父伯母家生活。
    众人相助,自力更生,发展林下养鸡勇闯致富路
    “好在那之后,除了自己的伯父伯母,周围的人都很关心我。”卢善材说,自从父亲去世后,不管是村里、镇里,还有县里都有很多人关心他,不仅给他落实了孤儿的相关政策,还经常给予他一些生活上的帮助。
    “初中毕业后的这些年,我一直都辗转在广东的广州、佛山、珠海、韶关等地打拼,进皮革厂,做销售,当电工,只要能赚到钱,什么苦活我都愿意干。”卢善材说,虽然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他一直没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年底,当他得知国家一系列的惠民扶贫政策后,他打消了常年外出打工的念头,决定把握机会,在家发展林下养鸡。说干就干,今年年初,在市、县级领导和帮扶干部的帮助关心和细心指导下,卢善材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积极主动改变贫困面貌。
    5月份,先是引进3头种猪回家饲养。10月份,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成功引进了1200羽鸡苗。为了发展壮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率,他通过申请小额贴息贷款3万元,加上平时自己外出打工攒下的积蓄以及产业扶贫资助的2000多元资金,搭建了鸡棚,修好了养殖场地。经过精心饲养,目前,鸡苗长势良好,每羽平均下来达到了2.5斤。
    如今的卢善材变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不仅要喂好鸡、鸭,养好猪,种好地,还得分心照顾好已经年迈多病的伯父伯母,让他们能安度晚年。
    “这是我过得最为充实也是收获最多的一年。”谈起即将到来的收获,老实憨厚的卢善材不由自主地给自己算了一笔账,“3头种猪,8000元,1200羽鸡,到时候卖出去了应该有5万多元,还有30只鸭子……除掉成本后,利润应该有2万多元。”(灵山县政府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沙坪镇:孤儿发展林下养鸡 勇闯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