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没有H7N9禽流感病毒输入,不要谈“禽”色变
日前,春节假期过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通报,南宁市报告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这不禁让群众谈“禽”色变。说到此,我市有没有发现该类病毒呢?如果没有我们又怎样预防呢?H7N9病毒传播风险较低
2月9日上午,在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厅里,有不少群众前来检查、接种预防针,对南宁发现的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大家反应都比较平淡。市民李女士说,以前有听闻过H7N9禽流感病例,但钦州未见通报有该病例,只要注意卫生,肉类煮熟,应该不易被感染。
据悉,H7N9是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该病毒一般只在禽类之间传播,感染人类的几率非常小,只是偶发的现象。只要不是人传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就不会大爆发。再加上南宁这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属于输入性病例,专家考虑本次病例为输入性病例,现阶段该病毒传播风险较低。
我市没有H7N9病毒输入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副科长吕才芳说,南宁确诊的那位H7N9感染者,是由广东务工感染输入进来广西的。从日常对我市部分(市辖区及南北区部分乡镇)活禽市场及禽类养殖场的外环境进行监测,据统计近年来钦州都没有发现过这一类的病毒。对此,市民可以适当关注,但没有必要过度的担心。
H7N9病毒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吕才芳介绍,H7N9病毒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或者因为密切接触被病毒感染的分泌物、排泄物、水等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7天左右,表现症状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注意卫生避免H7N9病毒
那如何预防呢?吕才芳说,H7N9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禽类为主,我们日常尽量避免接触禽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食用病死的禽,避免正面接触咳嗽、打喷嚏的人群;注意对餐具、厨具的消毒,厨具要生熟分开,食用禽肉及禽蛋时要煮熟煮透。平时常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锻炼,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出现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和手帕掩盖口鼻;对于年老体弱者或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及自我保护。
疾控专家提醒,提高自身免疫力,多运动,以及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有效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重要保障。如果发生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之后要及时就诊,并把自己和禽类或其他动物的接触史告诉医生,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切勿乱投医。 (钦浪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