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塘沙塘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挖金
2月8日,在丰塘镇沙塘村,笔者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返乡人员座谈会。“现在城里找工作越来越难,给人打工,还不如回家自己做老板呢!”刚晋升为村中第一养猪大户的吴启爱先声夺人。
“那你说说,去年你在家养猪都赚了多少钱?”立马有人追问道。
“你还别不服。你看,我2015年回家开始养猪,去年一年养了280头肉猪,净利润15万元。想当年,我在广东给人家开车,起早贪黑的,一个月最多也就赚个5000元,老婆孩子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现在我回家,将自己的地利用起来建猪圈,还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不比在外面打工好啊!我今年就打算再多养五六十头母猪。”
听完吴启爱的话,座谈会上像炸了锅似的。返乡人员代表纷纷讨论起到底是要再出外打工,还是要在家创业。
“你们还别说,我觉得吴启爱说得对,我们农村啊,其实处处都是商机。你像我,出去打了十几年工,越老越难找工作,还不如回自己家,亲戚朋友都在这里,做什么都方便一点!”同村的沙石场老板梁滨迫不及待表示赞同。
像吴启爱,梁斌这样的由外出务工人员转变为家乡创业致富代表的村民还真不少。
温昌伟,44岁,该镇六颜村党员。2012年,从广州打工回来的他,看准了村里闲置土地面积增加、租用土地费用少的优势,东拼西凑,凑够了10万元,租用村中300亩山地种植砂糖橘、红心橙、三月李等多种水果。走在硕果累累的砂糖橘园小道上,温昌伟感慨说道:“还是毛主席说的对,广阔农村大有作为。给人家打工一年到头没剩几个钱,现在回来种水果,今年我都赚到了20万元。现在的人讲究生态健康,深圳广州的老板一天要我给他们摘一万斤,我现在愁的不是销路,愁的是去哪找这么多果。我打算明年再扩增200亩。”
正如座谈会上联系沙塘村的钦州市农业局局长方建安所说:“农村的发展空间一点也不比城市差,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要大。第一桶金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边,农民身份就是挖掘第一桶金最好的途径。在家创业,带动大家致富,是大势所趋。”(灵山县政府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