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多管齐下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我县立足百姓健康,采取一系列措,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加快项目建设,缓解就医难;通过规范村医行为,解决小病就诊;通过全面推进基药制度,化解看病贵;通过推进妇幼健康幸福工程,提升健康水平等措施;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加快项目建设,缓解就医难。在完成新圩、沙坪镇等7个卫生院中医馆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县着重抓好县保健院、红十字会医院、陆屋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工作。并加快推进中医医院扩建项目、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应急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完善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污水处理系统等基本设施建设,同时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医药、医疗、保健网全面覆盖。有效地缓解就医难。
——规范村医行为,解决小病就诊。我县进一步明确村医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在全县19个镇(街道)、409个村(社区)全面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承担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评估、健康咨询与中医特色便民服务等,使农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至2016年底,全县共签约服务农村居民107292户504961人,签约服务贫困户5947户,基本解决小病就近就诊问题。
——全面推进基药制度,化解看病贵。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按药品零差率销售,严格执行自治区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新一轮药品议价、采购机构,组织开展药品议价与公开竞价,所有药品实行统一价格、统一招标、统一网上采购、统一配送。辖区23个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了网上采购。仅2016年,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累计让利于群众(药费)2100多万元。
——推进妇幼健康幸福工程,提升健康水平。整合县、镇、村三级卫生计生资源,明确共同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相关服务的职责,利用县妇幼保健院与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资源,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的医疗保健服务及健康管理,积极推进婚前、孕前、孕期、妇幼保健、生殖健康、儿童体检等一体化服务,还成立了县幼保健院技术服务小组,每周二、三、四到相关镇、村开展送服务上门服务。全年全县妇女健康检查28.3万人;免费婚检率99.04%;孕产妇产前筛查率81.6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74%;妇女“两癌筛查”率89.5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98%;优生康检率112.50%;产后访视率99.58%,提升了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灵山县政府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