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丨候鸟至,雷发声,盛春花宴忙农耕
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国馆君按
春分季节,人的感官注定会被缤纷的色彩所渲染:或来自稻田那舒爽的青绿,来自桃树那娇羞的粉白,抑或是来自燕子的玄黑。没有这三种颜色,仿佛春天就不会翩跹而至。
“玄鸟春归,四时有秩”,万物以春为始,周而复始,春天成了大自然不变的巢穴,而巢穴的新人与故主,永远都是那些给我们报来春迅的候鸟。
春分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说的是春分日后,燕子飞回南方,下雨时天空打雷并发出闪电。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走在乡间的小路,常能看见遍地菜花,青山绿水,是这个季节馈赠于我们的礼物。
春分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体也应适时而变,在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在选择膳食时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
有地方讲究“春分吃春菜”,有句顺口溜说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所谓的春汤,就是春菜(一种野苋菜又称“春碧蒿”)与鱼片的“滚汤”。
此外,《黄帝内经》有言:“食岁谷”,即吃时令蔬菜。这时,可以多吃春芽(植物萌生的嫩芽),而可食用的春芽种类繁多,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春季阳气升发,“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有助于气血畅通,衣物宜宽松而不宜紧束,头发也不宜紧束,如此有益于肝气疏达。
春季亦是花季,春分前后,气温回升,正是百花盛开之际,以花入馔是这个季节的别致体验,最具风雅的花馔大概是以花制作各种花蜜、花露、花糖。
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写过“董糖”,据说是董小宛定居在江苏如皋水绘园时创制的,她还创制出了秋海棠露,据说醇香无匹。
而作为象征春天翩跹而至的桃花,是这一季中的“美娇娘”,趁暮春未至,将桃花留住,现代的糕点师以桃花为点缀,制成精致糕点桃花慕斯,让桃花化成味蕾记忆的永恒,莫等零落成泥,葬花空吟。
蝶恋花葛胜仲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日朱熹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癸丑春分后雪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音频来自国馆主播:聆听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国馆编撰,转载请注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