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做大做强县域工业尤需“钉钉子”精神
“撸起袖子加油干。”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大做强县域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尤需“钉钉子”精神 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县域经济作为省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性作用。灵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把富民和强县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打好县域经济攻坚战,赢得了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年中工作会议代表们的共同点赞。“郡县治,天下安。”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实施了“县域工业突破工程”“县域工业壮大工程”,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蹄疾步稳。
2016年,我市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实施“县域工业提升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钦州产业优化升级的,促进了产城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去年,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大会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县域工业发展加油助力,县域工业行稳致远,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全市县域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67.4亿元,同比增长21.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4.1个百分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遵循开放引领、激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环保优先、绿色发展原则,我市重点规划建设了浦北工业集中区、灵山十里工业园、钦南金窝工业园、钦北皇马工业园四个特色园区,规划建设了一批重点特色镇,培育壮大了电子信息、能源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县域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节节攀升。
2017年已走完上半程,实现“两个建成”目标还剩三年时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北部湾开放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推动县域工业扩量提质增效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意识、质量品牌意识、问题导向意识,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强化措施,克难攻坚,推动发展质量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再造新优势、县域工业实现新跨越。“到2020年,县域工业发展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任务:——总量规模和总体效益实现提升。力争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600亿元以上;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工业税金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5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和新兴产业实现提升。力争新形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等5个以上百亿元产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0家以上、亿元产值企业60家以上、十亿元产值企业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8%以上。——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实现提升。力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培育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企业10家以上、市本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20家以上;培育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以上、广西著名商标企业8 家以上、广西名牌产品企业8家以上。——产城互动和集群发展实现提升。推动园区产城互动发展,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平台承载能力和服务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具体数字既是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支撑条件。
“撸起袖子加油干。”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大做强县域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尤需“钉钉子”精神。(钦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