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_YGXQ 发表于 2017-9-14 20:02:37

那隆镇村民合作社开启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

  今年,那隆镇深入研究农村发展各关键要素,整合资源统筹推进,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镇通过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农村三方面资源,先后成立合作社46家,成为该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直以来,很多农民都是“单兵作战”,见到市场行情好时就盲目跟风,结果又出现供大于求导致亏损。“把农民联合起来,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统一把农产品销售出去,为农民获取更多的利润。”该镇副镇长陈绍春介绍说。为此,那隆镇充分利用合作社这个载体,整合资源,带动群众致富。
  该镇茶子村瓜农劳诒长对此深有体会,“以前自己单干,吃的亏多了,现在加入了裕丰种养殖合作社,不仅可以联合周边的群众直面市场,还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有了合作社这个“靠山”撑腰,当地群众脱贫信心满满的。
  为了充分利用合作社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那隆镇抓住今年7月份村“两委”换届的机遇,新成立了31个村民合作社,并选举产生了社管会和社监会成员工93人,由于他们都是村里致富能力人或者领航人,群众纷纷加入合作社,加上原先拥有的转变过来的合作社,目前,该镇合作社已达46个,入社群众400多户,超1600多人,规模还不断壮大中。
  该镇镇长林添成介绍,合作社的成立,给村里发展特色经济带来了很大信心,村里的一般群众和贫困户把扶贫信贷资金,投放给合作社,作为股份分成,不仅解决合作社融资的问题,还盘活这笔“不敢用、用不起、难消化”扶贫资金,成为扶贫产业的新亮点。今年该镇共有109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580多万元,有力的提高了资金保障。
  “在合作社里,我不仅可以发挥特长,放开手脚种植玉芥菜,还可以得到各级单位和合作社的免费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种植水平,找市场,销售方面不是我的专长,交给合作社去吧,收入按照入股时候的分成,”中安村菜农黄忠平说道,今年他播种18亩秋季玉芥菜,预计收入4万元。
  该镇通过成立一个个村民合作社,联合村中的产业基地,形成了新的农村经济模式,把机关单位+社会力量+群众劳作等三方面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合理化的分工,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效率,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显露的局限性,发展了产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壮大了集体经济,促成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经济体,有力的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灵山县政府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隆镇村民合作社开启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