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_YGXQ 发表于 2017-11-13 14:54:08

灵山青年自强励志主动脱贫,带头致富成榜样

我县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贫困户乘着扶贫政策的东风,逐渐走上了脱贫之路,其中涌现出一批自强励志、脱贫致富的榜样人物。

▲市老促会调研组到渌一村进行“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调研并参加座谈会。
灵山县新圩镇渌一村是革命老区村,全村下辖2个自然村,共702户3000余人。2015年底,经精准识别发现,该村贫困发生率4.28%,多因缺乏劳动力、缺乏增收项目和因上学而致贫。

▲新圩镇渌一村种养产业合作社基地
根据灵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要求,渌一村制定了“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作战目标,成立了专门的生产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实现项目增收。
自强励志 产业脱贫

▲市老促会调研组到渌一村一综合养殖场,慰问脱贫榜样。

▲自强励志脱贫榜样人物——潘文
突遭变故,精神消沉潘文,新圩镇渌一村2016年脱贫贫困户,35岁,家中母亲年迈,小弟残疾,共3个弟妹在上学。两年前,其父亲病逝。此时,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已负债累累,家庭的重担压在了潘文身上,以至于他整天消沉,夜不归家。

得到扶持,自强致富驻村第一书记李权灵作为他的帮扶联系人,一开始,对于帮扶潘文家脱贫也感到比较棘手,可经过多次和潘文促膝谈心,引导他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后,深感他的变化很快很大。

▲驻村第一书记李权灵
驻村第一书记李权灵:“潘文是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感觉他这个人变化很快,以前他就是很低迷的一个人,因为他老爸的去世,使得他承受不了打击,精神比较消沉。当时家庭都是他老妈一个人撑起来,例如瓦房破了,都是他老妈自己上去修补,我看到了这种情形,就去找他聊天,向他宣传扶贫的政策,帮他申请到了3万块钱的贴息贷款,让他发展生产,劝他负担起家庭的责任,然后(潘文)慢慢地就有所改变了。他早早就起来找活干,接着又挖起了鱼塘,养起了鸡,他的收入就上来了。通过去年的双认定,潘文已经脱贫了。”

潘文一改往前的消沉慵懒,利用好扶持政策,如今在山上搞起了家禽养殖,新建鱼塘4亩多,还搞起了立体养殖,今年首批在松树下养殖活鸡1300多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产业。此外,潘文又在县城承包了小工程,成为了大家眼里的“小老板”。

第一书记每次想找他的时候他总是在忙着,不是在山里喂鸡,就是在工地指挥工人忙着施工,仿佛脱胎换骨变了个人。

新圩镇副镇长卢云然告诉记者,潘文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乘着产业扶贫政策的东风,自力更生,发展产业。镇上因此将他树立为脱贫的典型人物,在全镇推广,组织全镇的贫困户向他学习发展产业,学习他自强励志脱贫致富的精神,带动全镇的贫困户自力更生,主动脱贫致富。

潘文:“在脱贫前,家里情况很差,想办什么事都办不成,我想改变自己的贫穷状况,在他们(扶贫队员)的帮助下,我申请了贷款,发展种养。我打算以后再扩大一点产业,养鱼、养蜜蜂、养花草,希望通过这些项目,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让自己的生活提高品质,让自己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来源:钦州发布

               

金沙 发表于 2017-11-13 19:23:02

带我致富带我王者超神

金园园 发表于 2017-11-14 09:28:44

带头致富成榜样{:1_299:}

灵山小王子 发表于 2017-11-14 10:00:07

好榜样值得学习

贝贝安_SJSI 发表于 2017-11-14 19:16:55

加油,做好榜样

風雲際会 发表于 2017-11-14 19:37:25

有了项目对接,技术支持,资金保障,政策护航,贫困户脱贫不是问题,相信他们在致富的道路上,也会越走越顺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山青年自强励志主动脱贫,带头致富成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