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大粽,包着的是人生百味
重拾年味记忆——《拾遗》第六集丨大粽
https://v.qq.com/x/page/q0557ebx77w.html
碧绿的外表,香糯的口感丰富的馅料让口舌生香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这是小时候妈妈才能做出的味道
在一年中
我们对粽子的偏好显然大于其他小吃
粽子文化遍及华夏然而也会因地域的差别分野出不同的内涵
大美灵山,人杰地灵
在这好山好水里,文人辈出
多情的灵山人给这里的山山水水寄寓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古代科考书生路上的果腹食物总有粽子的一席之地
金榜题(蹄)名、光宗(粽)耀祖……古人的脑洞都为美好愿望而开
即使时过境迁耕读传统里孕养出来的灵山人仍对粽子情有独钟
佛子岭村有着四百多年做粽子的传统
在这里长大的张龙芬从小看着母亲包粽子
粽子文化也浸染出了他的故土情怀和对粽子的执着精神
自毕业后他走上了做粽子的事业道路一晃20多年摘粽叶,熬大粽每天仍亲力亲为
上好的野生冬叶(粽叶)摘回来浸入沸水杀青
杀青过后的粽叶有了熟软的手感
清水漂洗一遍准备包粽
普通小粽大概需要十来张粽叶猪蹄大粽30张左右
全鸡大粽多至36张粽子越大,使用的粽叶越多
除了节日里的猪蹄大粽、金鸡大粽外
素一点的虾米板栗、绿豆腩肉也讨得人们的喜爱
本地肥沃土壤里出产的糯米粒大饱满,粘性十足
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中间铺上切条的猪蹄灌上虾仁、板栗……有料
张龙芬幼时家里的粽子好看又好吃邻里多来品尝
他也常常在厨房里看着母亲包粽子一招一式,自成一派
馅料在粽叶中充实而稳当大米到边到角外形棱角分明,不易变形
在阿姨们的配合下一只只大粽做好了出来
一阵忙碌之后,粽子下锅
等待美味的过程时间仿佛停止自己也闲下心来静静守着
经过大锅大火持续熬煮大粽出锅后雾气腾腾散发出粽叶的阵阵清香
张龙芬说做粽子其实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思念对母亲手艺的一种传承
如今他把粽子做成了自己的事业一样按照古法手工包制,柴火熬煮
一口口的大锅,彻夜沸腾
他经常守着这些大锅等待着粽子煮熟捞起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于粽子品质的要求也随着提升
远在海外的华侨、游子也还思念着家乡的味道
一车车的大粽漂洋过海的,到了他们手中
无论身在何处总有那么一种家乡的味道始终萦绕在心头希望能吃到嘴里
对于年轻人们来说粽子,吃的只是个口感
然而粽子传承了千百年
靠的不只是某种味道
粽叶里包着的也恐怕已经不只是种种口味
亲人团聚,品尝粽子会说:团团圆圆
新居落成,乔迁新禧会说:光宗(粽)耀祖
儿女绕膝,喜上心头他们会说:传宗(粽)接代
读书升学他们会说:金榜题(蹄)名……
灵山大粽,包着的是人生百味
内容来源:掌尚钦州
看着都流口水{:1_27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