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为灵山发展按下“快捷键”
3月26日上午,走进灵山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展示中心,看到电商产品琳琅满目。据杨总经理介绍,灵山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是以服务灵山电子商务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公共服务机构。如今,灵山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氛围日渐浓厚,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攀升,本地农副产品销售额显著增长,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自主创业+网店+龙头企业在三科电商创业园,黄忠文忙着发货,连吃饭都顾不上,直到下午2点,他才和员工匆匆忙忙吃了午饭,然后又接着发货。身为永发果苗种植场的老板,黄忠文每天都在忙碌着。“现在,农村电商前景广阔,在给农民带来便利同时,也潜藏着无限的商机。”黄忠文的总结,道出了农村电商给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在灵山,除了黄忠文自主创业的年轻人,还有如供销社这样的龙头企业。据该县商务局副局长何洪文介绍,灵山县供销社于2015年10月就成立电子商务中心,总投资1600多万元,电商中心以网络平台交易、实体商品展销、电商技术培训、农产品追溯、互联网金融、行政办公为核心功能。通过供销社电商的龙头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县200多家电商企业创业兴业,牵头成立了三科电商创业园。近年来,灵山县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在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质量体系、金融体系、经营体系和物流体系等方面锐意创新,打造基于互联网思维和物联网架构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17年,灵山县电子商务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近1800人,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本地特产网店100多家。县供销社、县邮政、乐村淘、京东帮、老友购等建立电商服务网点近600个。
时间差+农村网点+物流“我2016年开始做电商,但是村里面没有快递,遇到有客户订单,无论数量多少,家里人都要大老远地开车送到10公里外的镇里的邮局,还要自己动手写单子,自己打好包装,才能发走。”提到以前,在太平镇从事电商的黄老板表示无奈。“现在农村快递行业从业者多了起来,各家互相竞争的同时也加强了服务意识,现在有需要打个电话就上门服务,长期合作的客户还可以进行月结,方便了很多农村电商的从业者。”快递行业的发展也方便农村百姓的邮寄需求,家住西华村的陈大妈告诉笔者,“以前逢年过节,为了给亲戚朋友捎上点家乡土特产。都是通过客车把礼品给捎到亲戚朋友所在的城市,现在一个电话打过去,快递公司主动上门取货,连外包装都由快递公司给你打好,大大方便了农村邮寄需求。”农村资源众多加上现在农民消费需求提升,无论是农村网上购物消费还是各大企业将销售渠道扑向农村,快递物流运输成为当今发展电商经济的重要支撑。据悉,灵山县已建成启用灵山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辐射全县17个乡镇和70%以上行政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全县电商销售额2.6亿元。
农产品+政策优化+新型业态灵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众多,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有“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灵山县农业产业总量大,农产品种类多。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效益、助推农民增收,是当前灵山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灵山顺风荔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善松告诉笔者,当漫山遍野的荔枝花开时,“三月红”荔枝已经在网上预售4000多斤了,手指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订金就从支付宝、微信等途径转过来了,荔枝预销到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从2014年开始,该公司的荔枝销售额连年大幅度增加,这都得益于电商平台,给该公司带来了商机,拓宽了销路。龙武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区,是该县三产融合发展的第一块试金石。近年来,百年荔枝示范区大力推进“互联网+”荔枝生产,搭建“果农+互联网+快递物流”的农业电子商务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了荔枝销售及价格提升。该示范区重点建设了3000亩荔枝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了全县60万多亩荔枝提挡增效。该县大力推动“农业+电商”发展模式,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农产品网上销售体系和消费品进农村销售体系,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逐步构建了畅通高效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电商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解决了农业创收的问题,同时还吸引了高素质人才以及资本流入农村,促进城乡交流,焕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黄伟东)
来源:灵山宣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