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子 发表于 2018-4-8 17:28:07

苦命的云南女人,在灵山经历了骨肉分离的重逢后,终于安度晚年。

    20年前的一个寒风凛冽冬日里,45岁的女人阿花,丈夫刚刚因病去世不久,从云南昭通老家千里迢迢来到灵山县石塘镇投奔大女儿阿红,当时的阿花怀里抱着2岁的女儿小青,手里牵着4岁的儿子小辉,母子三人在历经艰辛、一路颠簸之后,终于来到灵山县石塘镇,几经寻找,不巧的是,大女儿阿红和丈夫远在广东打工,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阿花无法联系上大女儿阿红。
   面对人生地不熟的阿花母子三人来说,在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窘境之下,何处落脚成了最大的问题?在一个好心人的介绍下,阿花母子三人终于辗转来到丰塘镇某颜村一个乡村教师家里,这个50多岁的乡村教师,一直未娶妻生子,家庭环境不错,对于阿花一家三口来说,有一个暂时安顿的地方,能够吃得饱饭、住得安稳,非常满足了。
   谁知在大家一起生活了半年时间后,身为乡村教师的“丈夫”突然向阿花提出:我们生活中无共同语言,性格不合,难以继续共同生活下去,你把儿子小辉留下来!你带着女儿小青另寻他处生活吧!乡村教师说了这番话,就叫来一伙人生拽死拉把阿花母女俩赶出家门,他抱着不懂世事的儿子小辉往大山上藏起来,不见了亲生儿子,村边传来阿花母女俩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当时,许多群众亲眼目睹阿花母子被迫分离的情景,有人暗自流泪,有人骂乡村教师不是人……
   又是一翻辗转来回,又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阿花母女俩人被平山镇某古村一个60多岁的单身阿伯家里,阿伯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非常同情阿花的遭遇,他安慰阿花母女,只要你们不嫌弃我家里穷,你们就在我家里住下来,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大家一起去寻找你们的亲人。
    终于有了安稳之处,阿花和女儿小青渐渐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一家三口人虽然收入微溥,生活清苦,但是经常得到周围的亲朋好友的帮助,家庭环境有好所好转,苦命的阿花始终没有放弃找到大女儿阿红和寻回儿子小辉的念头。
   2004年的夏天,阿花和大女儿阿红取得了联系,阿花来到石塘镇大女儿阿红的家里,失散多年的母女,相见时抱头陶陶大哭,阿花一古脑儿把多年来遭遇的苦难,通通地告诉在外打工多年的大女儿阿红,最后,阿红和丈夫一齐表示:希望苦命的妈妈不再漂泊了,愿意好好赡养妈妈的晚年生活,最后一大家子吃了一顿团圆饭。
时光流逝,阿花一直在寻找亲生儿子小辉,无奈的是,那个乡村教师把小辉“藏”起来,不让阿花接近半步。后来,小辉上了初中读书了,经过多方打听,阿花来到小辉读书的中学,终于找到小辉,阿花没有让小辉马上母子相认,她告诉小辉:我就是你的亲生母亲,如果你愿意认回我这个妈妈的话,你回家问问你爸爸,就明白怎么回事?
   从小缺少母爱的小辉,朦朦胧胧中感觉有一份亲情存在,但是不知道自己的亲生妈妈身在何处?随着自己的慢慢长大,有时听到周围邻居经常议论:有一个女人到在村里寻找儿子…每次都想打听明白那个女人为什么寻亲?是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是在父亲严厉的面色中和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下,小辉似乎读懂了什么?难道眼前这个女人就是自已的母亲?
   在阿花无数次接近小辉之后,小辉也向村里的知情人士询问,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有关情况,他向“父亲”提出相认亲生亲母的要求,已经退休多年的乡村教师,他知道无法掩盖事实真相,他默默地点头了。
   如今,已经长大成为小伙子的小辉,肩负两份重担,他一边照顾“养父”乡村教师,一边关心历经苦难的亲生母亲,同时和姐姐、妹妹来往相认,他还相劝“养父”和生母放下仇恨与成见,让大家各自过着晚年的幸福生活…图片来源网络【温馨提示:本故事真实存在,如需对号入座,征得当事人的同意】



№飞翔℉鱼 发表于 2018-4-10 09:01:31

好好善待帮助过你的人,特别是那个年迈的阿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苦命的云南女人,在灵山经历了骨肉分离的重逢后,终于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