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县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促进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和服务的延伸,彰显了文化自信的魅力,助力于乡村振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天上午,家住石塘镇石塘社区的黄春美像往常一样,看到离家仅有50来米的农家书屋开门了,就到书屋阅览一下。黄春美说:“我今天来这里主要就是学习关于服装方面的知识,也和朋友探讨一下这个服装方面的事。”
2017年初,黄春美在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获得信息和技术后,同年2月份办起了制衣厂,把知识变成了财富。现在,她的制衣厂效益很好,工人收入都不错。目前正在扩大生产线,还要招更多的工人。黄春美的丈夫梁世林也得益于“农家书屋+互联网”,掌握了摩托车、电动车的电喷技术,使他这个经营20多年的维修店年收入超过15万元。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农家书屋成了灵山农村创业青年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心。
武利镇汉塘村团支书、果苗生产大户黄忠文,利用“农家书屋+电商”平台,教会村民群众网上销售农产品,并搭上了东盟国际线。黄忠文介绍:“我们全村有10%的树苗销售到东南亚国家,其中我的就有5%,今年销售额已经有160多万元。我亲自送这批树苗到老挝,教他们怎么种植,怎么管理,提高成活率,给他们予以技术指导。”目前,汉塘村繁育果苗4000亩,网站网店有400多家,连续3年销售额过亿,成了广西‘村淘第一村’。
灵山农家书屋不但助力农产品电商销售,还成了农村小学第二课堂,留守儿童之家。
石塘镇寄宿制学校六年级学生李欣说:“我一有空都到农家书屋来看书、上网。这里的书非常有趣,给予我许多启发,让我在学习上大有进步。”李欣同学在农家书屋找到了乐趣,荣获了2016年广西“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征文比赛一等奖。她的作品《农家书屋给我带来了欢乐》参加2017年广西“书香校圆·阅读圆梦”网络征文评选活动,并获小学组优秀奖。
为了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我县探索出了专职管理员和少先队员轮流值班的“校屋”一体管理模式,涌现了石塘镇俄境村“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典范。俄境农家书屋管理员蒙兰芳说:“我们农家书屋采取‘校屋’一体管理模式。由我和少先队员轮流值班,确保天天开放,满足群众阅读需要。”“我在这里值日,这里可以上网搜索我想要的知识,又可以看书,我非常开心。”俄境小学少先队员韦明秀如是说。
我县农家书屋开办十多年来,已成为农村党员干部求知识、受教育,村民学科技、学生长见识不可或缺的地方。 目前,我县共建设农家书屋409家,构建了县、镇、村三级电子阅读网络,实现全县行政村及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彰显了文化自信的魅力,助力于乡村振兴。(灵山县政府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