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_YGXQ 发表于 2018-5-14 21:37:19

灵山县121个贫困村推进项目2235个

                                                                                                   

      “到4月,灵山也只是完成脱贫攻坚的‘期中考试’,接下来的时间,将继续努力,在脱贫路上继续前行,做到使命必达。”灵山县县委书记曾智语气坚决地说。
      由于受到历史、自然以及经济发展等原因的影响,灵山县387个行政村发展不均衡,经2015年精准识别后,有121个村被列入“十三五”贫困村,面对脱贫攻坚这场“大考”,全县党员干部未曾退缩。
       “时代给我们出了份试卷,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我们都是答卷人,一定要以党建为引领,按要求分步骤,逐渐完成脱贫的使命。”县委的表态使全县的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的信心。
      自2015年以来,从自治区到市、县、镇等各级各部门鼎力支持、全力推进,广大驻村干部不谈条件,扎根基层、真帮实扶,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到2017年底,灵山县55个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2.3万贫困人口一举摆脱“贫困户”的称呼。
      工作中,灵山县通过“区、市、县、镇(街道)”四级联动的方式,建立建强脱贫攻坚队伍,坚持目标到人、一包到底。在打好“用政策、引项目、投资金”的组合拳上着力,因地制宜,夯实发展的基础,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经过实施“一村一策”,构建“一村多业”的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以不同的方式入股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壮的跨越,也鼓起了贫困户的“腰包”。
       “我们都是答卷人。”太平镇那马村原第一书记苏睿升任该镇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分队队长,把重点放到整个镇的分队管理及帮助镇内9个贫困村理清工作思路上,形成抱团前进的格局,共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他说,今年太平镇预脱贫村有2个,目前正与这两个村的第一书记及村干部商讨发展规划,并征求群众及代表的意见,力争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在脱贫攻坚的考场上,不仅只有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用实际的行动书写着脱贫的“答卷”,还有全县参与脱贫攻坚的党员干部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双手逐步完成“考试”。
       “县政府作为攻坚的主要力量,必须确保‘笔有墨’、答案精准,实现‘文要对题’,做到不‘偏题’、不‘丢分’。”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钦说。
      试卷“考得好不好”,不是由答卷人说了算,广大群众才是真正的评分人。陆屋镇王猛村妇联主席谢雪英激动地说:“以前,我们村的办公场所就‘窝’在小学校内的一间教室里,场地窄小,来办事的群众都以为是学校,根本不敢相信是村委办公场所。现在可好了,村委大院绿树成荫,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办公设备一应俱全,群众来办事非常方便,都竖起大拇指给我们点赞。”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两年多的时间里,灵山县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用“一以贯之”的态度与决心,推进各项设施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两年多来,灵山县387个行政村完成投资10.25亿元,推进项目3479个。其中,121个贫困村完成投资6.53亿元,推进项目2235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的村也由2016年的 44个增加到115个,同比提升17.35%,贫困村落后的面貌正渐渐发生改变。(李福)

内容来源:灵山宣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山县121个贫困村推进项目22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