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_YGXQ 发表于 2018-5-24 15:57:58

我县推行“答评式”工作队员管理机制力促乡村振兴

  “通过走家串户、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我们在1个月内制定了年度脱贫和‘农家课堂’培训计划等9大计划。今年将进一步发展林下养鸡场、奶水牛养殖、砂糖蜜桔等三大‘引擎’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和充实村委‘钱袋子’,举办涉农培训班3期......实现整村摘帽。”驻村不到2个月,檀圩镇桥梓村第一书记苏树茂如数家珍地介绍起今年要落实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我县规划先行,通过“一张清单、一次例会、一个考核机制”,推行“边答边考、边评边促”的管理机制,促使3月底新选派的391名县级以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切实弄懂“答什么、怎么答、怎么评”,加快由“机关干部”到“驻村干部”的角色转变,尽快进入驻村工作正轨。
  “一张清单”解决“答什么”的问题
  “我是新选派的,经过上任第一书记的传帮带,对驻村工作有了一定的思路,但是具体该做什么还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经过详读目标管理细则,比对各项指标,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平南镇白花村村第一书记梁炜耀自信的说。
  往年部分新选派队员,虽然经过岗前培训,但是对于“驻村工作”这个“陌生领域”弄不懂到底该干什么。年初,我县通过在“先导”上下功夫,严格比对自治区管理办法,围绕“公开承诺制度、工作纪实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八大制度”+“推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建设、为民办事服务”等“五大职责”+“筹集帮扶资金情况、经济发展情况、项目发展情况”“三大实效”,制定工作队员责任目标管理细则,细化成操作性强的16大板块50个小指标,提供“清单式”的参考,帮助工作队员有条理、有板块的梳理出具体干什么,为驻村工作提供明确方向、具体操作“准则”,着力解决“答什么”的问题。
  “一月一议”解决“怎么答”的问题
  “刚开始接触工作队员的管理,该怎么管、该怎么指导开展工作,也是一头雾水,时常被队员们‘问倒’了,经过时刻关注工作队qq群和微信群,及时阅读共享的文件,怎么管、怎么做渐渐进入了状态。”钦州市第一中学派驻佛子镇分队长王凯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解决“怎么答”,让驻村队员懂得如何把驻村工作抓好抓实的问题。我县通过建立组织部、乡村办、扶贫办“一月工作例会制”,围绕驻村工作“主责主业”,定期进行具体沟通和同布置,并利用党建微信公众号、工作队微信群等“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搭建“实时交流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库”,畅通交流渠道,分门别类把各阶段文件内容共享,适时发布阶段性工作温馨提示,确保“互通有无”“实时交流”“按需指导”到位。
  “1+x”考核解决“怎么评”的问题
  “经过这次随机督导,我端正了认识,以后一定按照责任目标管理细则的各项指标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驻村工作抓到位。”烟墩镇峡口村第一书记卢晓在县督导组面前表示。
  我县推行工作队员“四位一体”的“1+x”积分制考核制,围绕“八大制度”落实情况,设置“8个是否”的“飞行督查”清单,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以上“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的“两随机”式全员考核,现场评分和反馈整改意见;每半年围绕“五大职责”“三大实效”等工作实绩情况进行全覆盖考核;年终组织至少30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民主测评,按评优秀率折算得分,确保驻村队伍管理抓在平常、管理日常、严在经常。
  “近年来,为强化正向激励导向,我们不断探索改进积分考核机制,采取“年度综合得分=季度‘两随机’考核分(占20%)+半年定期考核分(占20%)+民主测评考核分(占10%)+年终集中考核分(占50%)”的积分计分办法,做到定量和定性考核、日常和年终考核、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充分结合,有效解决了驻村工作‘怎么考’的问题。”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戴卓说
  两年来,我县贯穿推进精细管理、精心督导、精准考核,紧紧把驻村队伍日常管理抓在手上,共约谈县级帮扶单位领导18人次,下发通报及时纠正工作队员12名,评定不称职队员8名,有效调动驻村队伍“排头兵”作用,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灵山县政府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县推行“答评式”工作队员管理机制力促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