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蒂蛀虫?
看,说到荔枝,我们并不陌生。
说到吃荔枝,你会想到什么呢?
剥开荔枝,我们当然是希望看到是这样子的:甜美、晶莹剔透的果肉和小小的果核。
但是,当剥开荔枝,看到这样子的虫子,有点影响食欲啦......
这个.......在荔枝价格高昂的时候,就算影响食欲那也要吃啊......
这是什么?我们日常的说法,它就是一条虫子啊......
那...到底是什么虫子呢?
对的,这就是所谓的“蒂蛀虫”.
百度上记载:荔枝蛀蒂虫: 学名: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属鳞翅目、细蛾科,旧称爻纹细蛾。 该虫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少区的荔枝、龙眼产区,以幼虫为害荔枝、龙眼的背后嫩叶主脉、花穗,在幼果膨大期蛀害果核,果实发育后则蛀害果蒂,导致幼叶中脉变褐色、表皮折裂、花穗顶端枯死、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确实啊,这么美味的荔枝,这么恶心的虫子,实在的倒人胃口呢。
针对这个可恶的虫子,一般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喷农药!
但是一说到喷农药,估计百分之百的人肯定是反感的。
为什么呀?农残呀,伤身体咯......
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凡是伤害身体的都尽量拒绝啦.....
那针对这个虫子,其实科研人员们可谓是想尽办法。
绝美?
这个在干什么?
黑夜+灯光+荔枝=赞!
这就是:光驱避!
首创!效果显著!
在5月17日的项目验收现场,经查定结果对比,采取灯光防控蛀蒂虫的防控率达到99%,没有采取灯光防控的蛀蒂虫防控率为50%。
专家说了:利用荔枝蛀蒂虫的畏光性,夜间在果园利用光照干扰其行为活动,致使其不在该果园为害,同时夜晚持续光照干扰荔枝蛀蒂虫产卵——即夜晚持续光照使蛀蒂虫不产卵或产卵极少,光照强度在3~70勒克斯,于荔枝收获前一个月每晚光照防治荔枝蛀蒂虫,每晚19:00开灯,早上6:00点关灯。 “光驱避”法绿色防控措施科学合理、防控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绿色环保,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可作为荔枝蛀蒂虫的一种无公害防治方式。
这就是我们说的“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还是“方法总比困难多”?
这样绿色安全的虫害防治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为了荔枝能卖个好价钱,更为了健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