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所想,给你“好看”——灵山县全力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媒体+政务”怎样呈现?“媒体+便民”如何便民?“媒体融合过程中应该怎样相融?是做减法还是加法?” 作为全区首批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县之一,灵山县因地制宜以创新思维的模式,做好“加法”与“减法”,以功能为突破,全力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做“加法” 构筑县级“融媒体+政务”融合新模式 “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瞄准群众需求,树立‘系统与融通’思维,运用‘加法’公式,实现‘跨界融合建设’和优势互补,构筑县级‘融媒体+政务’的融合新模式。”7月9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黄春柳,向前来灵山县融媒体中心调研学习的武鸣县委宣传部一行人介绍道。 围绕人才共享、内容共享、渠道共享、技术共享等,灵山县融媒体中心依托“融媒体指挥中心”和职能部室,常态化运行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在县委宣传部原组织开展的每月重点新闻选题交流会的机制上,实现融合共享,从全县中心大局出发,做到统一报道部署、统一策划主题、统一组织采访、统一编发稿件,形成采编发联动。政务板块,更多地立足于部门职能、政策法规和办事注意事项等,提供查询办事指南、政务信息发布、公告公示发布、实体大厅在线预约、政务服务便捷办理等服务。 做“减法” 打通媒体融合多级联动的“最后一公里” 以往,三海街道宣传委员潘珏羽对外宣传全镇重点、亮点工作时,需要和县广播电视台、县电子政务信息中心、市级媒体、自治区级媒体等分别对接后发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如今,她采写的稿件可以第一时间发至“魅荔灵山”APP投稿邮箱审核发布。潘珏羽告诉笔者:“现在新闻宣传时效性得到了极大提升,群众还可以直接在APP上办理申报审批、注册办证等业务,便民的同时赢得了民心,让党委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深入人心。” 灵山县融媒体中心一方面积极向上打通传播渠道,通过“融媒体指挥中心”与“广西云”、“钦州此刻”互联互通互动,形成连接自治区、市、县的新闻素材库和新闻生产链,主动向上级媒体供稿,让灵山新闻走出去,让各级媒体真正实现融合,构建政务覆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动制作、全域分发的全媒体格局;另一方面各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驻APP,构建两微矩阵,同频共振、二次传播,放大传播效应。实现了“自治区、市、县、镇”四级媒体融合联动体系,进一步通过媒体融合打通了联系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已有72家县级单位入驻“魅荔灵山”,灵山县也将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打通宣传、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谋突破 全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灵山人,在深圳,祝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为我是灵山人而感到骄傲,我爱我的家乡”……6月18日晚,“魅荔灵山”App实现荔枝节群星公益演唱会一场全媒体直播2小时点击量超20万,同时也引发了广大灵山人的自豪感。据了解,“魅荔灵山”APP运营4个多月以来,踩准时代节拍,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齐头并进,丰富传播内容途径,做到移动优先、受众为本。立足本土,增强本地用户的活跃度,总访问量已超500多万,下载量超3万,播发全媒体内容3000余条,网络直播20余场。 在可探索空间之外,灵山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坚定三个功能定位:一是主流舆论阵地,二是电子政务平台,三是社区资讯论坛。在做到这三个功能定位基础上,再增加用户黏度。“魅荔灵山”在APP试运行的同时,运营部主动开拓广告业务,以融媒体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吸引多家商家进行合作,如与银行、房地产商、各大医院等都有业务合作。4个多月以来,广告业务量达60万多元。(李 平) 核发:灵山县融媒体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