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 发表于 2019-7-17 10:44:14

中山公园的传统美容——“镊脸”

在中山公园这里有很多的“镊脸”的摊。小时候常常看见很多小姐姐请排队去搞。以前不明白他们为啥搞这种,因为看起来很疼。两把线,两张凳,一盒粉,一支眉夹钳外加一双灵巧的手,这就是传统手艺“镊脸”的全部家当了。“镊脸”这种传统手艺在前些年非常流行,以前的化妆品没有现在这么流行,“镊脸”就是当时的一种美容方法。 “镊脸”之后脸上没有汗毛,可以保持脸的幼嫩,又白又嫩,青春靓丽,所以“镊脸”特别爱美的小姐妹的欢迎。
我小时候妈妈也经常去,我在一旁观看,看到“镊脸”婆拿一条线,两手拿线的两头在用口咬住一端形成交叉三角形,一起一落,一张一合,看到妈妈的表情有点有一点痛苦,但是对于爱美的小仙女来说为了漂亮这点疼算啥事呢。有时候“镊脸”婆手在动口也不会闲着,念念有词的,算是对“镊脸”人的一种祝福吧!
传说清朝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漂亮也经常“镊脸”,然后这种手法就一种传承下来了!现在的小仙女们为了漂亮还会去镊脸吗??

eiwa 发表于 2019-7-17 11:31:34

只在结婚时像征性搞几下的表示低调路过。。。。{:a22:}

方咏足 发表于 2019-7-17 12:46:06

eiwa 发表于 2019-7-17 11:31
只在结婚时像征性搞几下的表示低调路过。。。。

永和你天生丽质,所以象征性一下就好~!{:2_57:}

西门口?_FYEN 发表于 2019-7-17 23:44:44

我认识的只有大妈才去吧,现在90后00后谁搞这个

红FXO 发表于 2019-7-18 00:11:37

西门口?_FYEN 发表于 2019-7-17 23:44
我认识的只有大妈才去吧,现在90后00后谁搞这个

不一定啊我就半年一次,感觉夹习惯了不夹脸没那么干净似的。就是太痛了。

西门口?_FYEN 发表于 2019-7-18 17:59:41

看你头像如果是真人应该99年或者0几年,想不到还会去,如果在广东就没有这些了

ddd 发表于 2019-7-18 21:52:20

有懂行的能解释一下摄面美白的科学道理吗

彭禄 发表于 2019-7-20 12:40:09

挟面习俗挟面--别称开脸、拔面毛、拉面毛、修容,源于壮族。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多姿多彩的,除了爱唱山歌,还喜欢修容扮靓,老年人无论男女都修容至美。壮族有的地方女子出嫁前一天开始第一次修容 ,又称“开面”。之后,修容将伴随她的一生。“开面”是有讲究的,出嫁的姑娘必须选自家的婶娘为其“开面”,而婶娘必须有儿有女,夫妻双全。修容是壮族人民勤劳智慧的产物,它通过灵巧的双手,仅用一根丝线就能将脸部、颈部细小的汗毛绞掉,将眉毛修成美眉。修完之后的脸面光洁而富有弹性,令人感到精神焕发。南方电视台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曾有挟面的剧情照。多年来,在岭南粤桂两地讲白话的地方,特别是广州、佛山、湛江、高州、梧州、南宁、横州、防城、东兴、北海、廉州、钦州、小江等地的街头巷尾,都可见到大婶、大嫂们为美女“美容”。灵山县各镇都有挟面的习惯,在女儿嫁妆中配有鸳鸯面粉、红绒丝线、红鸡蛋盒,作为女儿挟面之用。并且是挟面传统的土石面粉主产地。另外,民间还流传着香粉合,香粉袋等。              作者: 彭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山公园的传统美容——“镊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