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太平镇:冬松茸铺就致富新路子
连日来,两台大型耕作机在太平镇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冬松茸种植基地上进行忙碌的备耕工作,来自吉林的冬松茸种植管理技术人员孟繁荣,在试验基地里一会看着这,一会又看看那,仔细观察种植原料的发酵情况,等候最佳播种时间。 “目前,基地一方面正在进行的是在高温条件的冬松茸种植试验,同时对计划在9月中旬开展的大面积种植做好备耕准备。”8月21日,孟繁荣在太平镇食用菌基地冬松茸试验基地里告诉记者。冬松茸的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对环境气候的条件要求很高,气温在18-22摄氏度,空气湿度在65-70%最适宜冬松茸生长,品质也是最好的。太平镇的空气湿度70%,非常好,这样的空气湿度几乎不用淋水,减少生产成本.在吉林春秋季都可以种植冬松茸,如今在太平镇初次发展种植,要根据实际情况,计划秋季后种植冬松茸,第二年春节种植松茸水稻,发展循环生态种植模式。 记者注意到,在每棵荔枝树底下都堆放着一堆原材料。“这里有中药废渣、蔗渣、麻渣,三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拌均匀,现在是在荔枝林底下做试验。围着荔枝树每个试验点为一平方。”孟繁荣双手捧起一捧冬松茸原料说,目前还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计划在近期植入菌种,在国庆节期间收获第一批冬松茸,直到吸收完原料所有营养,一平方米产量在10至20公斤。 据介绍,种植冬松茸的原材料都是来自当地的农业生产废弃物有中药、剑麻、甘蔗、稻草、修剪的荔枝树枝条等多种农业生产废弃物,经过发酵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不同的原料搅拌一起后,植入菌种,28天左右,就可以收获,周期短,回收快,效益高,在冬松茸吸收完营养后,原来的生产原材料,成为有机肥料,改良土地,作为农作物和果树的有机肥料。 “每亩需要生产原料8至10吨,每亩可有效利用生产400至450平方米,根据实际气候条件,每亩产量4000-5000公斤。”孟繁荣说,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每公斤30-36元,按照每亩最低产量4000公斤算,每亩的产值在10万元以上。 记者采访了解到,冬松茸种植是太平镇镇南、枫木、太平等19个村委,充分利用上级支持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抱团与广西北南食用菌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振兴乡村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了解,今年年初,太平镇通过30个村委(社区)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发展种植食用菌。后又引进广西北南食用菌有限公司,通过基地+公司+合作社的模式,推进建设食用菌基地,由原来计划发展的20亩,发展到现在基地面积300多亩,冬松茸种植基地,只是太平镇食用菌基地的一部分,基地是发展种植的其中一个品种。 目前,基地种植大棚已经植入菌种有秀珍菇、黑木耳等多个食用菌品种,食用菌种植棒约19万株,基地红红火火的生产,太平镇吹响了振兴乡村经济的号角。(李鹏钧)核发:灵山县融媒体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