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中学的三海岩,为什么不对外开放呢?
如果说文字是一种保存记忆的工具,那么石刻便是一种不朽的记忆。以碑石作为诗文辞章的载体,便赋子了文字恒久的生命,可以说,这是一种极高的礼遇。若有一山一石频频被选中,作为镌文刻字的碑码,那此处必是钟灵毓秀、群英荟萃之地。https://v.qq.com/x/page/o3044wn16a1.html(视频来源:快手号-玩转大灵山)
坐落于灵山县城的三海岩、六峰山和翠壁峰,堪称石刻胜地,其中有大量的石刻精品存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三海岩位于六峰山风景区的风凰山下,由月岩、龟岩、钱岩组成,洞府高大宽敞,南北深60多米,高30多米,东西宽45米,可容纳数千人。古人云:“六月无三伏,四季沐清风。洞异乳石奇,妙手逊天工。看山如观画,游洞如读史。”清风、钟乳石、碑刻,被誉为三海岩三绝。
三海岩为世人瞩目,缘于宋朝邕州知州陶弼。宋治平二年(1065年),陶弱回湖南老家路过灵山游览时,在风凰山发现3个形态各异的岩洞,他认为此地在远古时代是海洋,于是将之取名为“三海岩”,并留下《题三海岩》及附诗。《题三海岩》文采飞扬,字字珠玑,寥寥数语,就把发现岩洞的经过、岩洞的形态以及命名缘由交代得一清二楚、生动传神,以至于后人只知道三海岩,而忘记了它所在的凤凰山。此后,鸿儒雅士、文官武将慕名而至,赏景探幽之余,吟诗赋文、摩崖勒石,成就“粤西胜景”的美名。
三海岩崖刻占整个六峰山风景区崖刻的五分之四,在洞府地面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岩墙上,自宋朝至今,留下尚可辨读的文字崖刻169幅及崖刻造像2尊,堪称灵山的文化宝库。1994年,三海岩摩崖石刻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三海岩在灵山中学里面,一般人不可以随意进入,想要欣赏这般有历史底蕴的石刻,可不是那么容易啊!
文字资料来源:《荔乡灵山》
哦!当年哪尿骚味太浓了! 求背景音乐~!{:2_56:} 母校,毕业17年了,从没进去过 人民大会堂有几个人民进去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