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被所有灵山人忽略的传统工艺,背后竟蕴藏那么大的发展潜力!
本帖最后由 华丽的阿土伯 于 2020-9-8 09:46 编辑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竹来编织器具中国的竹编艺术古老而神奇它不仅可以作为生活器具
亦是将“竹”的气节与精神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
灵山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平南镇、烟墩镇尤为突出而它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
也往往被灵山人们给忽略了...
早在2018年“灵山竹编技艺”就被国家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件灵山竹编制品的背后
都凝聚着手艺人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
灵山竹编工艺主要选竹、砍竹、去青破蔑(破竹丝)、过剑门六个阶段十几道工艺首先选竹要选择生长三年左右的丹竹
选好竹子后对竹子进行去青、阴干处理接着就是把竹子剖成细小的竹蔑有些竹丝仅为头发丝大小
在编制的过程中,纵横交错的装饰方法使制品呈现出竹编所特有的极具韵律的美感编织完成后,成品需要做高温防酶、防虫处理处理后的竹编制品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山竹编技艺日益融实用性与艺术观赏性为一体
近年来,烟墩较大规模的竹编企业有15家,家庭作坊式竹编更是遍地开花。年生产加工超
500多万只,产值达5000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全国各地!
和漆器、陶瓷、金属器皿的手工艺人一样竹编艺人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和磨炼的过程让自己的技艺更为娴熟精湛“工匠精神”赋予竹编制品艺术之魂
祝愿灵山的匠人文化能够更为深邃沉淀
让灵山竹编制品走向世界各地!
来源:钦州发布,灵山生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