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七姑娘 发表于 2021-4-19 15:26:55

羊角钮铜钟——骆越人的成编乐器

羊角钮铜钟骆越人的成编乐器
•名称:羊角钮铜钟(一组4件)
•年代:战国至西汉
•来源:2008年出土于灵山县平南镇
         大蛇洞村社公岭


羊角钮铜钟是骆越人使用的一种乐器,以大小不同、音频有别的4件为一组。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中便有羊角钮铜钟出现于祭祀场景的图案。岩画中,上下两层的钟架上,每层各悬挂2个铜钟,这一形象也印证了其演奏方式。

灵山县羊角钮铜钟出土时,4件套合在一起,正好是一组,成组出土的铜钟在灵山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罕见,故而弥足珍贵。此铜钟系青铜铸造,两侧留有合范线。大小略有差异,但造型一致,奇特而生动。其形状像半截橄榄,上小下大,中空,身壁较薄,内壁光洁,底边平直,横截面也呈半橄榄形;顶部有一对羊角形錾钮,钮下有竖长方形对穿孔。灵山县的这组铜钟保存的品相不一,1件完整,整重950克;1件缺失一钮角,整重1400克;1件缺失整个钮部,整重1000克;1件缺失对穿孔以上部分,残高15厘米,残重900克。

据考古专家蒋廷瑜研究,羊角钮铜钟流行时代为战国至西汉,与早期铜鼓的关系密切,两者常有伴出,古人还将两者配合演奏。故蒋廷瑜将两者喻为一对“孪生子”。

羊角钮铜钟套件现藏于灵山县博物馆。


摘自:《荔乡灵山》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羊角钮铜钟——骆越人的成编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