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州:“扶贫车间”促就业 增强致富“新动能”
“噔……噔噔……”4月18日,灵山县旧州镇下浪村的扶贫车间里,工人们在轰鸣的机械声中马不停蹄地加工赶制“波士顿蕨”,这批经过工人们历时两个月制作,共计6万多支的成品“绿植”即将被封装打包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 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波士顿蕨”
“这种手工制作的‘波士顿蕨’在欧美市场深受欢迎。扶贫车间的建立,极大地解决了我们因用工难而造成的供货不足的难题。”车间负责人李树清介绍,车间开工以来,他的车间共为当地群众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工资按计件算,工人每月收入在2000-3500元不等,“近段时间来,随着海外订单不断增多,我们还想扩大生产规模。”为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一人务工促全家致富”的目标,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灵山县旧州镇先后在9个贫困村中建设了框架结构的扶贫车间,总面积约达8300方米,并积极引进服饰装饰、玩具加工等企业。企业入驻后,通过动员长期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到车间上班,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难题。☘ 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工作好!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务工顾家两不误。”作为被“扶贫车间”吸引而加入该镇返乡大军中的一员,工人殷嘉晓一边忙活一边感慨,当天她收获满满,共加工完成了80多件产品,“以前在广东打工,东奔西跑照顾不到家庭。现在,车间离家只有几分钟路程,我还可以顺便带娃过来上班。” ☘ 加工好的“波士顿蕨”
“扶贫车间的建成和使用,既能为集体经济蓄能,又能解决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增收难题。”该镇镇长郑金政说道。截至目前,灵山旧州镇已先后引进宇顺工艺花厂、泰睛玩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扶贫车间”,累计为当地群众提供9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当地群众增收,户均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
来源:灵山古城旧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