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七姑娘 发表于 2021-5-19 10:27:03

邓阳陶艺——三百年薪火相传

本帖最后由 猫七姑娘 于 2021-5-19 10:30 编辑

邓阳陶艺三百年薪火相传
在美丽的邓阳湖畔,有一个神奇的小村庄——邓阳。邓阳湖正是以村而得名。说起村子的神奇之处,就不得不提邓阳村跳岭头祖师“九谏公”了。

传说“九谏公”姓何,是邓阳何氏第五代祖先。他不仅擅长跳岭头,而且是位陶艺名匠,据说其制作的跳岭头用的陶制象鼓能声传数十里开外。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何君笼、何君念传承了他制陶的手艺,并将其发扬光大,村民们也纷纷加入制陶行列,制作出远近闻名的邓阳陶器,其中又以“邓阳砂煲”为代表。如今,邓阳陶艺已和跳岭头一样,久负盛誉,成为邓阳村的文化名片。

(视频截图)
邓阳村以陶艺闻名,源自土地的恩赐。邓阳的土壤从上到下依次是黑泥、黄泥、白泥。可别小看了这些泥土,它们可是制作邓阳陶器最宝贵的原材料。邓阳陶器的制作过程正如民谣《邓阳的传说》中描述:

邓阳泥土不一般,上黑下白中间黄。秋收过后起陶泥,如人换季更衣裳。三色陶泥分堆放,晒干碾碎泡成浆。型器不同比例异,陶坨粘松韧且坚。制坯上釉靠手感,同类陶器似孖生。烧窑火候最讲究,陶坯通体要红亮。

https://v.qq.com/x/page/f05077n7lxj.html▲点击查看视频

这300多年来,传承薪火的是一个个朴实勤劳的邓阳陶艺人。邓阳大部分人家都制作陶器。制陶对邓阳人而言,既是全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一种世代相承的家庭传统。谢世萍师傅家就是邓阳一个知名的陶艺世家。已过古稀之年的谢师傅是村里较老的制陶师傅之一。他至今依然记得,小时候看父亲用双手将陶泥变成砂煲的“神奇”最象。从14岁开始,谢师傅就跟着父亲学习制陶,这一做就是60多年。不论是手工调配泥土、制作陶坯模型,还是掌握烧窑火候,谢师傅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年轻时,他一天最多能做出60个砂煲,即使现在70多岁了。仍然丢不下这门手艺。制陶已经成为谢师傅心中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儿子谢尚逢也从初中开始就跟着父亲学制陶,现在已经成为一位颇有名气的制陶行家,他烧窑的成功率能保持在 95%以上。“九谏公”的邓阳制陶技艺,正是凭借一代代邓阳人的执着与热爱,才能传承至今。


▲专心做陶的谢世萍师傅

摘自《荔乡灵山》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邓阳陶艺——三百年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