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家姑娘 发表于 2021-5-19 16:20:42

善人劳优公的故事

从前灵山有个人叫劳代,家有良田,线财,且老实善良,待人降道,从前灵山有个因此邻里乡亲都尊称他为“劳优公”。说起劳优公与乡邻相处和睦。当地流传着不少关于他为人处世的小故事。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里一些跑江湖、做生意的精明人步行赶路,走的都是羊肠小道,山场树荫之地便成了他们歇脚之处。劳优公注意到包江湖赶路既带粮又背水,很不方便,心想如果在山坳树荫下开生意人跑但你他们赶路休息时能充饥解渴,岂不是一 件好事?于是劳优公从平南、姻墩、沙坪至南宁共开了16家饭店。劳优公经营饭店,把方便生意人放在首位,从来不考虑赚钱的事。他的饭店门J前都挂着一面旗,谁上面写着“最货值钱”4个大字。过往顾客酒足饭饱后,认为这顿饭值多少钱就付多少钱,掌柜从不跟顾客谈价。劳优公还要掌柜备足一托盘零钱放在柜台,顾客付大额钱时由顾客自己找补。-一时间,劳优公的饭店生意红火,客似云来,“量货值钱” 在江湖上越传越响亮。

劳优公辛勤耕田种地,粮食满仓,于是在村中开了个粮店方便邻里乡亲买粮。在劳优公的粮店,有钱的可买到价格公平的粮食,缺钱的也可买到价廉的粮食。劳优公对邻里乡亲的生活状况了如指掌,为此他粮店里的粮食价格是根据买粮乡亲的家庭状况而随时变动的。有一个生活较好的乡亲用二十九文钱买到了一一担谷,而另一个家庭贫困的乡亲拿三文钱就买到了一担米。买谷的乡亲心里很不平衡,追问劳优公为何价格相差得这么离谱。劳优公看出乡亲的心思,他二话不说,只是拿起自己的印章,重重地在买谷买米的票据上盖上“早晚市价不同”6个红彤形的空印。买谷的乡来看了这几个字,无话可说。“早晚市价不同” 为劳优公赚得了邻里乡亲的赞誉。

来源:荔乡灵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善人劳优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