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雨后抢种“药”机遇 激活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近日,几场喜雨润泽灵山县,为广袤田野带来充沛墒情。灵山县紧紧抓住农时,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积极组织农户开展中药材补种扩种工作,在雨后的黄金种植期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奋进曲”。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7.8万亩莪术、广藿香、鸡骨草等中药材的抢种任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绿色动能”。科学调度,趁墒播下“致富种”在石塘镇洞心村200亩鸡骨草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农户们穿梭于湿润的田垄间,起垄、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土壤湿度恰到好处,特别适合鸡骨草生长,能提高鸡骨草苗的成活率。”基地负责人梁雄难掩喜悦地介绍道。
石塘镇洞心村鸡骨草种植基地凭借科学种植与市场机遇,梁雄去年种植的200亩鸡骨草,为他带来了高达90万元的可观收入。尝到中药材种植的甜头后,他今年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在灵山县烟墩镇新增500亩鸡骨草种植区域,展现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与蓬勃干劲。特色种植,拓宽农民“增收路”在石塘镇龙安村,种植大户黄乃福同样在中药材种植领域收获颇丰。他种植的25亩广藿香,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亩产值可达7000元。小小广藿香,已然成为他增收致富的“黄金草”,也为周边农户树立了特色种植的成功典范。
石塘镇龙安村广藿香种植季度生态经济,绘就振兴“新画卷” 檀圩镇塘坡村的劳禧国种植大户也不甘示弱,他种植了200亩莪术,通过标准化管理,预计亩产达6000斤,能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这些亮眼的成绩,正是灵山县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
檀圩镇塘坡村莪术种植基地近年来,灵山县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将中药材种植作为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目前,全县已建成20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29家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完善。“我们计划在三年内将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同时同步建设初加工车间,全力打造桂南中药材集散地。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真正实现‘种好一片药、带富一方人’的目标。”灵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莫吾东满怀憧憬地介绍道。从雨后抢种的忙碌身影,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灵山县正以中药材种植为抓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邓小红)
来源:灵山县农业农村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