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家姑娘 发表于 6 天前

灵山:“纪巡审”联动 扎牢村集体“钱袋子”

  前不久,灵山县委巡察组发现旧州镇围屋村干部何某某挪用村集体资金的问题线索,随即移交该县纪委监委处理。经查,何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擅自挪用村集体资金34.9万余元用作日常开支。最终,何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村集体“三资”领域背后的责任缺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向有关乡镇党委、部门单位制发工作提示和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开展以案促改促治,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制度、“三资”合同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5项,进一步扎紧村集体“钱袋子”。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群众关心的“家底”。近年来,灵山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综合运用“纪巡审”联动监督机制,通过资源共享、力量互借、结果共用等方式强化联动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切实扎牢村集体“钱袋子”。   “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点多面广、专业性较强,采取‘纪巡审’联动监督,可以大幅度提升监督质效,高效推动系统问题整改整治,实现‘1+1+1>3’的监督效果。”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的协同性和有效性,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的权威性、巡察监督的政治性和审计监督的专业性优势,建立“边巡边审、边移边改”工作机制,实行“纪巡审”协同监督。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纪委监委根据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日常监督等情况梳理形成监督重点,指导推动巡察、审计等协作单位有的放矢、精准监督。巡察组以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查找背后的政治责任、管党治党责任及腐败和作风问题。审计部门依托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发现的问题,定向查阅账目进行专业印证。同时,对巡察和审计监督发现的虚报套取、违规挪用侵占等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县纪委监委会商研判,推动快查快办快结。   “纪巡审”联动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系统施治。该县纪委监委扎实做好“纪巡审”联动“后半篇文章”,将巡察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并向有关乡镇党委、部门单位制发工作提示和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开展以案促改促治,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从源头上补短板、堵漏洞,进一步扎紧村集体“钱袋子”。今年以来,通过“纪巡审”联动发现并督促整改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169个,巡察、审计移交问题线索7个,推动清理整改问题合同565份,依法收回山林土地870多亩,追缴租金、分红及本金360多万元。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山:“纪巡审”联动 扎牢村集体“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