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家姑娘 发表于 2025-9-18 15:36:29

土地整治出成效 百亩土地披上“靓丽新衣”


在灵山县檀圩镇石球湖田头地间,一片片翠绿的水稻长势喜人,甘蔗叶随风摇曳,构成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两年前,这里都是桉树和撂荒地,现在绿油油的一片,看着非常喜人啊。”石球湖村书记陈增积站在田埂边上回忆道。



2023年9月,灵山县耕地恢复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檀圩镇石球湖村召开,会议不仅明确政策和资金保障,还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村民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土地整治行动,我村于2025年5月完成150亩的土地复垦,实现‘米袋子’和‘菜篮子’双丰收的局面。”陈增积介绍,石球湖村全村累计恢复35亩耕地,引入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将100余亩撂荒地流转建设甘蔗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每亩地年租金增加400元,吸纳46名村民就近务工,年人均收入增收3500元。


近年来,灵山县出台《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指引》等文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连片复垦达到一定规模的村镇给予每亩600—800元奖补,并对承接流转的企业实施前三年税收减半、用地审批优先等优惠,极大调动了各方参与积极性。石球湖村依托政策,由村集体统一从村民手中流转撂荒及低效林地,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灌溉设施配套,再引入农业企业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目前,除甘蔗基地外,石球湖还建成优质水稻种植区120亩、蔬菜轮作示范区60亩,并与县食品加工企业签订长期订单,构建起“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地有人种,我也有活干,收入增加了,心里踏实多了。”项目的推进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更有效解决了本地老龄化农户“种不动、不愿荒”的困境。开展整治后,土地被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户获得租金的同时在基地进行轻体力劳动,每月最多增收近2000元。“我们还计划延伸产业链,比如引进甘蔗榨糖体验工坊、水稻文化展示园等项目,让农田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真正实现一二三产融合。”陈增积对石球湖的未来充满信心。目前,檀圩镇在全镇范围内继续推进耕地恢复提质增效行动,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科技赋能,推广节水灌溉、生态种植等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协同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可持续的强大动能。




来源:灵山县融媒体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土地整治出成效 百亩土地披上“靓丽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