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的 大民生 | 亲属代偿执行款,借款纠纷终化解
10月22日,灵山县人民法院顺利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执行人亲属主动代为履行全部案款,案件圆满解决。
据悉,原告陈某与被告罗某曾系微信好友,罗某以急需用钱为由向陈某借款3000元,后因罗某未能按期还款,陈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判决生效后,罗某仍未在法定履行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陈某向灵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对罗某的财产状况进行了全面查控,并多次尝试联系罗某,但均未能找到其下落。为推进案件办理进程,10月21日,执行团队决定上门开展查人找物工作,但遗憾的是并未如愿找到罗某,其亲属亦表示不了解罗某的具体去向。面对这一情况,执行法官耐心从法律责任、家庭影响及情理道义等多个层面向被执行人亲属释法明理,阐明罗某若执意逃避履行义务,不仅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逾期利息,还会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个人信用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还会面临司法拘留等后果,并让家属代为转述。经过执行法官一番情理法兼具的劝说后,罗某的家人表示愿意筹措资金代罗某还清欠款。次日,法院便收到了罗某母亲代缴纳的执行款,案件顺利执结。
当前,灵山法院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小标的 大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该院干警严密布控、精准施策,奔赴各个执行现场,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耐心释法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对心存侥幸、恶意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拘留、拘传等强制措施,通过刚柔并济的执行手段,将“纸面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下一步,灵山法院将继续秉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兼顾执行的力度与温度,在充分运用强制执行手段的同时,注重从亲情层面感化劝导,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努力兑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来源:灵山县人民法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