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拥抱心灵,用心护航成长——灵山县持续开展2025年关爱未成年人进校园文明实践活动
为让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更加健康,有效提高学习与生活中的情绪调节能力,10月24日,灵山县妇联联合县文明实践中心、县教育局、那隆镇妇联、县关爱协会走进那隆一中开展灵山县2025年“爱心妈妈”关爱未成年人进校园文明实践专场活动,为60名困境(留守)未成年人送去专业心理团辅服务,用温情护航青春期心灵成长。
活动现场
丁家崇为学生做心理团辅
“哭是情绪、生气也是情绪,大家还知道哪些情况属于情绪吗?”活动伊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灵山县“灵荔家风 运河筑梦”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讲师丁家崇从情绪是人的生理本能切入与学生破冰,通过引导学生识别不同情绪,帮助学生建立情绪认知基础,并了解情绪影响带来的好坏,现场紧张感在欢声笑语中逐渐消散。
学生与“爱心妈妈”互相交流写下“心事”
青春期的困惑常藏在心底,匿名表达能让大家更放松。团辅过半,现场的“爱心妈妈”们为结对的学生领取彩色卡片和笔,鼓励他们将平日里难以言说的心事、困惑、期盼等匿名写下。“长大后我想当飞行员,然后带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我想交更多朋友,但不知道怎么做”……一张张卡片成为窥见青春期心事的窗口。面对卡片中反映的困惑和焦虑,丁老师逐一进行分析解惑;写下的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丁老师也表达了绝对的肯定和鼓励。
收集学生匿名写下的“心事”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还为学生送上卡通玩偶,让关爱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为学生送上爱心礼物
据悉,此次活动,通过“卡片倾诉+专业解读”的形式,让困境(留守)未成年人的隐秘心事有了情绪释放的出口,帮助未成年人认识了情绪的价值和掌握科学调节情绪的方法。心理健康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帧,下一步,灵山县妇联将继续整合部门资源、心理专家等多方力量,为未成年人搭建更稳定的心灵成长支持平台,让心理关爱服务覆盖更多特殊群体儿童。
来源:灵山县妇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