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知书 发表于 2014-7-29 19:48:21

我县突破招商“瓶颈”促发展纪实

我县突破招商“瓶颈”促发展纪实
服务也是生产力
——我县突破招商“瓶颈”促发展纪实    “非常感谢!感谢你们帮我解决了用电问题,明天我们就可以开工了!”看着电线拉到了工地,落户于灵山县陆屋镇的钦州市九联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接激动地对县招商局领导说。
  这是我县在招商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贴心服务企业的真实写照。我县突破土地指标、项目落户、网上投诉三个瓶颈,服务项目,筑巢引凤,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今年1-6月,全县新引进国内协作项目100个,合同金额100.08亿元,到位资金55.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100.8%和32.9%。
  突破土地指标 拓展引资渠道
  “现在我们已经通过收购檀圩镇水泥厂,解决了扩大生产用地难题。”灵山县宇峰公司总经理余远文说。
  众所周知,项目用地指标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企业发展和投资项目的增加,我县2014年仅1000多亩的用地指标明显跟不上需求。县招商促进局局长庞仕伟惋惜地说:“去年就有36个项目因用地指标问题没能在我县落户成功。”
  一边是投资者因找不到项目用地而悻悻离去,一边是有限的用地指标。怎么办?
  庞仕伟带领工作人员在全县各地跑了个遍,以收购或租赁的方式,盘活供销社、食品公司、水泥厂等旧企业的厂房和空置仓库,提供给投资者使用,帮助旧企业融资升级扩大再生产,还能注入新鲜血液,突破了项目用地指标少的“瓶颈”。今年以来,全县就为?16家外来企业解决了落户用地难题。
  突破项目落户 优化投资环境
  “我早就想来灵山投资了,但因种种限制,一直没能实现,现在有招商局的帮忙,终于可以落户了。”县东风国营林场富蛇康养蛇基地业主莫国伟说。
  我县是“全国养蛇之乡”,目前养殖户达6500户,平均每年销售162万条成蛇,很多客商慕名而来。但由于受投资环境的影响没能落户成功。
  经实地调研发现,2007至2008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县内一些政策的影响,导致几十个项目没能落户灵山,而项目用地早已签出,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该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出台工业用电优惠、解决企业管理人员的子女读书问题等配套措施,协调新项目落户,突破项目落户“瓶颈”,使投资者争相拥来。
  成功落户东风国营林场的蛇厂就是其中之一。我县对原来香港老板投资东风国营林场的电子厂项目盘活后,莫国伟投资8000万元进行人工蛇养殖和蛇胆、蛇皮深加工,使我县实现蛇加工生产零突破,推动我县养蛇产业化,拉长养蛇产业链,大大提高了养蛇的附加值。
  服务新突破 两办显实效
  “办理各种手续,来来回回要跑好多趟,整套证件办下来得花上好一两个月,现在交给代办中心就好了,让我把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来自香港的黄家权先生说。
  过去由于我县服务窗口设置不全和服务流程环节缺失,时有外来客商、企业因对手续审批流程的不理解产生怨气以致上网投诉服务差的现象发生,如今,我县充分发挥证照代办服务中心和投资投诉服务中心的作用,由代办服务中心代企业办理环保、住建、市外汇、工商等各项手续,提供一条龙服务;投资投诉服务中心接受网上监督和投诉,让权力在监督下运行,突破网上投诉“瓶颈”,提高服务水平。
  黄家权在我县投资5亿多元成立了广西鸿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需要办理各项手续,全部由我县代办服务中心为其办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很快即可办结。
  今年1至6月份,县代办服务中心累计为企业办理了35个证照,并促使16家企业落户灵山,其中新签外资项目一个,总投资达4129万美元;全县实施外资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5209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677万美元,同比增长10.2%。(莫远飞陈静)
来源:灵山政府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县突破招商“瓶颈”促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