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风采]蒙兴品:用挚爱诠释青春和生命的价值
[园丁风采]蒙兴品:用挚爱诠释青春和生命的价值9月3日下午,丰塘镇寄宿制学校。女生宿舍。一位名叫陈丽娟的学生,泪横涕零地说:“我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家里只有奶奶和我在一起,从乡下来这寄宿制学校,我突然好想奶奶,但学校门卫不给我回去,是蒙兴品主任亲自陪我回去,我好感谢蒙主任。”陈丽娟一抽一噎的哭,让宿舍里的其他女生无不动容,十几个女生也跟着流泪,哭成了一片。
蒙兴品,女, 1974年生,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1994以来,一直工作在边远山区教育教学第一线。20多年的教育生涯,她凭着对学生父母般的挚爱和责任担当,诠释着一名教师的青春和生命的价值。 迎难而上挑重担 2008年8月,丰塘镇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成立寄宿制小学。寄宿制小学的生源是全镇的12至13岁的学生,即是六年级学生,这个时段的孩子,是人成长叛逆高峰期。时代发展诸多不利因素致使学生难管,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而集中制班级人数多,管理工作繁琐、上班时间长已让老师够累的了,再加一个叛逆期来“雪上加霜”,因此太多的老师不愿意到寄宿制小学任教。当时在丰塘镇中心小学任教的蒙兴品,却自动申请去寄宿制学校任教。 蒙兴品没有太多的理由,她认为,当老师,就是一种挚爱的责任担当,并不是害怕。据中心校校长谢善森回忆说:“蒙兴品老师从来不怕苦不怕累,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说实在的我不想放人,但她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就同意了她的申请。” 把自己种到学生心中 近年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寄宿制小学每年都有400多名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70%以上。陆先锋同学是学校留守儿童中一员,家中比较困难,是个孤儿,性格孤僻,他极少说话。蒙兴品每天在学习、生活上对他关怀备至。使他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还当上了男生宿舍舍长的他,管理宿舍多次获得文明宿舍的奖励。
“我是2013届六(4)班谢春兰,夜里常犯头痛、肚子痛,我爸妈只顾工作,很少管我,我总认为他们不爱我,我曾想过退学。蒙主任不知多少次半夜送我去卫生院看医生,蒙主任经常耐心开导我要多一点理解爸妈的艰难,鼓励我用信心与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我现在不再怪爸爸妈妈了,我也经常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兴趣活动。”现已上初中谢春兰说。多年来,蒙主任给学生的悉心关怀和帮助太多了,在她的心中,没有真正的“坏孩子”、“差学生”,她认为,如何激活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学会做人才是最重要的。
据董永村苏德远五嫂说:“蒙兴品主任很有责任心,不但抽空来家访,也时不时地给我们打电话汇报孩子在校里的情况。”本校教师吴鲜丽说:“蒙主任特别关心基础差的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辅导他们,跟他们谈心。” 爱岗敬业硕果累累
蒙兴品在业务上大胆创新,在科研上勇于实践,积极寻找教育方面的知识、信息和技术,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积极进行教研教改,并不断创新教学手法吸引学生学习;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从尊重学生中转化学生,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就是其中的一个创新与实践。六(4)班陆睿和韦雯惠,父母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代沟的不协调,让她们在校读书经常闷闷不乐,穿衣打扮也不行,见人不打招呼,性格十分内向,学习成绩总不理想,即使和别人说话也表达不清楚,更不能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2013年秋季学期,在结对子安排上,蒙主任成为了她们的代理家长。蒙主任摸清她俩情况后,第二天便到她们的家里家访,抽时间到宿舍和她们聊天,几次过后,和她们便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们如今一改以前的面貌,简直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蒙兴品,就是以一个教师的爱去宽容、理解、尊重和照顾每一个孩子,以孜孜不倦的授业精神来教育好孩子,她,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6年担任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4年担任寄宿制小学政教主任,如今担任教导主任已2年。共获得镇级奖励35次,获县级30次、市级奖励19次。(蒙国平 黄中灿)
蒙兴品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蒙兴品了解学生情况
来源:灵山政府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