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知书 发表于 2014-10-17 22:01:46

丰塘镇:清洁工程永远在路上

丰塘镇:清洁工程永远在路上

    近日,县城一队“自行车党”游玩到丰塘镇,不少成员发出啧啧感慨:“哎呀,丰塘镇的农村到处干干净净,到处青山绿水,真让人舒服啊。”
    从山到水,从镇到村,丰塘镇的清洁乡村工程搞得有声有色,并不是一时是这样,而是经常是这样,是什么原因呢?
    强势宣传转变思想
    清洁乡村工程刚开展的时候,丰塘镇虽然大多数村民很支持,但是也有相当一部表示反对,“清洁工程关我们什么事?我们生活了祖祖辈辈,从来没听说过要搞什么清洁乡村工程。”“清洁工程是城里的事,跟我们农村有何相干?”
    针对村民这些意见,镇政府分赴各村召开群众动员会进行引导:“祖辈没有给我们电灯,是现代才给我们电灯,祖辈没有给我们小汽车,是时代才给我们小汽车,拿祖辈那些不利于今天发展东西来说事是不对的。”“我们镇是珠江的源头之一,现在到处是垃圾,严重污染了水源,不但威胁我们本身的生活,也会危害到广东打工喝珠江水的千千万万的亲人们,因此说,搞好卫生,保护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有责……”
    为了动员广大村民对清洁工程的理解与认识,丰塘镇政府在宣传方面做足工作。他们通过开村民会议、悬挂横额、张贴标语、设置广告标语牌、发放清洁乡村《倡议书》、进行文艺表演等形式,结合法律法规、生活道德、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动员宣传。让群众认识到清洁乡村的重大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大大地触动和转变了村民们的思想觉悟。
    凝聚力量全民参与
    一位名叫苏德波的小孩,吃完饼干,随手把包装袋扔在地上,走在一起的爷爷立即吆喝他:“谁叫你乱掉垃圾啦,还不快捡起?”孙子把袋子捡了,拿到垃圾桶处塞。这是发生在董永村上的一幕。类似的事情经常见到,不是大人管小孩,就是村民管村民,不是老师管学生,就是学生管学生。从家庭到村里,从校园到校外,全民参与,合力共管。
    高华村50岁村民周昌彬说:“开始搞清洁时,村上到处是垃圾,特别是路边河边,一堆堆的,又腥又臭,村民不愿意参与,但是看到镇上的领导干部和学校里的老师们都带着头去干了,人家可是村外的人,不怕脏臭不怕累地帮我们搞卫生,我们不去,不好意思,也说不过去啊,我们就参加了。”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参与清洁乡村工程中来,丰塘镇领导干部分赴各村一线参加劳动,以身作则,带头垂范,感化了群众,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与支持,让清洁乡村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全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保洁常抓不懈
    为了巩固清洁乡村成果,丰塘镇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在资金筹集方面,采取村民自筹、村集体投入、联谊单位共建、能人赞助、财政支持等方式,确保有资金长期投入。目前购置垃圾桶421个,修建垃圾池53个、焚烧炉31座,聘请保洁员70名,配备垃圾运输车60辆,累计整合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在管治机制方面,制定《“美丽丰塘?清洁乡村”工程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考核办法》、《门前三包制度》等管理考核机制,不断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促进卫生清理与监督,聘请保洁员70名。
  “从没见过一项活动开展这么认真严肃,去年春到现在,差不多两年了,村里的卫生天天有人监督之外,镇上还时不时派干部下来明察暗防。” 华龙村妇女李秀兰说。
    “清洁乡村工程,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惠民工程,是牵涉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的工程,是事关实现富民强国的伟大中国梦工程,必须从严、从实地干下去,清洁工程,没有终结时,永远在路上。”丰塘镇领导如是说。








来源:灵山政府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丰塘镇:清洁工程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