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知书 发表于 2014-10-29 16:23:26

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捐款为低保户建“爱心房”

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捐款为低保户建“爱心房”
   “家徒四壁”是形容家贫的底线,但佛子镇大芦村16生产队低保户劳日才家,别说家里什么都没有,就连真正的墙壁也没有,不足50平方的住房,是用自彻的水泥砖和自挖的石头搭成,屋里地面是山岭的原貌,没修饰过,住房后门连门都没有,敞开着。获知情况,灵山社会爱心志愿者协会倡议捐款为其一家建“爱心房”。    “无法用语言形容我的高兴程度,多谢共产党,多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你们是我家的大救星。”10月28日上午9点,佛子镇大芦村16生产队低保户劳日才一家“爱心房”开工建设,铲下第一锹泥,70岁的劳日才感动得无法言表。
    事情还得从劳日才的三女儿劳方冰说起。劳方冰目前就读佛子中学八年级,是一个阳光、开朗、坚强的女孩,洗衣、做饭、种菜、插田,样样都干样样都行,学习也不耽误,读书以来成绩一直在班里前十名。但她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70岁,60岁的母亲是残疾人行走不方便,27岁的大哥腿残疾没有上过学,大姐已嫁人,二姐有精神病。家庭收入主要靠政府的“低保”和年迈的父亲种些农作物卖。一家的几口人就住在两间依山而建的矮小、潮湿、破烂的瓦房里。他们也很努力地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父亲起早摸黑去干农活;母亲在家里做牙签之类的手工活;姐姐有病,为了不拖累家庭,谁出钱治疗就嫁谁,现已去男方家;残疾的哥哥种瓜、养鸭,但是瓜碰上了雨季贱价,鸭遇瘟疫死亡,去年连遇两场瘟疫,两批鸭几千只亏本几万元,现欠着几万元的债还不上。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劳方冰的生活费有时都很难接上。她小学时的班主任黄玲老师在爱心交流网上求助,希望有爱心人士支助一下劳方冰。
    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收到爱心交流网上转来的信息后,便到劳方冰的家庭走访调查,一看吓一跳,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啊?不仅什么都没有,墙壁有一半也是石头搭成的,石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屋里地面就是山岭的原貌,没修饰过。劳方冰的母亲因长年住在这样的环境,已经患上了风湿病,饱受疾病折磨。据劳日才说,他家原来在祖屋住,祖屋塌了,1997年家里兄弟凑了一点钱,让他在他种植的果山重山岭双云塘水库边依山建了现在住的房子。劳日才说,没钱请工人,住房是他自己一个人搭建,没沙就去挑沙,没石头就去挖石头,一点一滴蚂蚁建房般很不容易才建成现在这个模样,他老了,大儿子残疾找不到工作,一家人温饱都成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改变现状。
    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网名为“飞雪”的志愿者于10月20日晚上组织召开理事会,决定倡议各界爱心人士捐款帮助劳日才一家建爱心房,当晚的理事会你九百我两百马上捐款4200元。两天后,爱心志愿者协会在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发出捐款倡议书,并附上劳日才家的住房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劳日才一家贫困艰难却努力生活的精神获得了人们的赞同,引发了人们的爱心,爱心志愿者协会会员、社会工作者协会会员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人几百,一人一百、几十元地捐款,他们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至10月29日的9天时间里便收到来自各方的捐款61700元,目前捐款还在持续进行。
    爱心志愿者协会联系施工人员帮助劳日才一家建爱心房,地址选在大芦村村民集中居住的塘基园劳日才家的田地里。爱心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秋盛免费帮劳日才家设计爱心房,建筑面积60平方米,两房一厅,暂时先建一层。开工当天,劳日才夫人因腿不方便在旧房呆着,劳日才和大儿子一大早便早早起床准备,喜悦之情无法言表。
    副会长秋盛说:“所收捐款爱心志愿者协会全权管理,跟踪使用,并公布使用情况,透明公正。爱心房建好后,将拍照努力申请县民政局危房改造项目,为劳日才一家争取多一点钱改善生活。”(黄艳芬 陆铭)劳日才现在的家爱心房开工建设




来源:灵山政府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山爱心志愿者协会捐款为低保户建“爱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