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知书 发表于 2014-11-11 08:02:22

灵山县维护生态文明系列报道之一 为了钦江水源更清澈

灵山县维护生态文明系列报道之
一 为了钦江水源更清澈

[*]

       钦江水源地——灵东水库。
       钦江发源于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流经灵城、陆屋、久隆等地进入钦州市区,流入茅尾海,灵山县灵东水库则成为钦江“母亲河”的源头。近年来,灵山县多措并举,切实保护灵东水库以及周边的绿色生态环境,给钦州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洁净水资源。
      全民参与清洁 保护钦江水源
       11月6日,在钦江水源地灵东水库的浅滩上,一大群白鹭如雪花般点缀在水库浅水处,时而翩翩起落,时而鸟鸣嘤嘤,青山、绿水、白鹭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水质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在近段时间,经常出现大批白鹭在此戏水,给水库增添了不少生气。”灵东水库环卫员姚家海说。
       为保护好钦江水源,保证居民饮水安全,灵山县想方设法做好清洁水源,把“清洁水源”专项活动与整个“清洁乡村”活动一起统筹推进,把城区河段整治任务和城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做到职责、任务层层落实到位。据统计,市、县联镇包村工作队先后到灵东水库开展了8次水源环境大整治活动,出动人员达3000多人次,共清理水库沿岸垃圾和水面漂浮垃圾共90多吨,各村自行组织清洁江河流域行动不下100次。
       在开展整治饮用水源地环境工作中,全县加大资金投入,抢抓推进“美丽钦州·清洁乡村”活动的机遇,多方争取涉水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加大对大行动的资金投入,着力破解饮用水源保护资金紧缺的难题,有效地保证了饮用水源环境整治的正常运作。据了解,在整治大行动中,全县共清理排水沟260千米,改造硬化道路45万平方米,整治规范禽畜场所9542 多个,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2万吨,农业废弃物3245吨。
建绿色生态园 让水源更洁净
      11月7日,在平山镇汉垌村平塘自然村黄廷芝承包的山林地里,一棵棵小松树在微凉的深秋里随风摇曳,好不喜人。“我承包了20多亩山林,今年拿出了一半种上了松树,你看,绿油油的,多喜人。”据黄廷芝介绍,这些松树苗大多数是县林业局和平山镇政府今年4月份免费发放的,经过他的悉心照料,松树发出绿芽,“现在政府提倡在灵东水库沿岸种植蓄水林木,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为加强灵东水库水源地保护力度,我们镇争取到了县林业部门每年补助群众2000亩的灵东水库治理工程项目。今年共发放了23万株苗木,主要栽种到灵东水库沿线的9个行政村。”平山镇林业站站长周先炬介绍说。近几年来,平山镇通过免费发放树苗、开展技术指导、争取项目补助等形式大力发展水源林种植,2014年已造林造林5000多亩,将近60万棵树木。截至目前,平山镇在钦江水源地构筑了一道绿色长城,宛然又一个绿色蓄水水库。
形成长效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
      灵山县平山镇位于灵东水库的源头,为确保钦江一带的居民饮水安全,平山镇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投入大量物力人力,下大力气整治江河流域和灵东水库的环境卫生,确保钦江水源地生态健康。一是全面开展村庄饮用水水源地调查登记,现已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并在饮用水水源地建立保护性标识。二是全面排查了灵东水库周边工业、生活、养殖等污染源,并依法进行了清除整治,取缔了对灵东水库造成污染的各类排污口和污染源。三是加强森林绿化防护,通过免费发放树苗、开展技术指导、争取项目补助等形式大力发展水源林种植,新培育林木2000多亩,并争取到县林业部门从今年起到2018年每年补助群众3000亩的林地更新项目,在钦江源头上构筑了绿色长城,美化了环境,保护水源。
      为了更好保护水源,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全民参与清洁和维护。不断探索和创新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机制制定和完善各种村规民约,不断引导广大群众养成珍惜资源、爱护水源的良好习惯。通过组织驻村工作队参观学习,逐步建立镇与镇、村与村之间互相监督互相评比制度,共同探索清洁水源工作长效机制。







来源:北部湾晨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山县维护生态文明系列报道之一 为了钦江水源更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