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知书 发表于 2015-1-28 20:03:46

车统华:“当支书就要为民办实事”


“当支书就要为民办实事”
——记那隆镇社区党支部书记车统华   “他实干为民,几年来为社区办了很多实事好事;他有担当、耐心、脾气好,我们都很崇敬他;他工作认真负责,做事身体力行,群众威信高……”在那隆社区,提起支部书记车统华,居民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赞扬。
  有困难找“四哥”
  那隆社区有13条街道,下辖居民3000多人,人多事杂,但无论有多忙,只要居民有事找到车统华,他从没有推诿过。
“四哥,街道没有路灯,我们晚上出门不安全”走访时,居民曹德来看到车统华就上来反映问题,“二街有个垃圾堆一直没人清理,能不能安排处理一下”,“下水道经常堵塞,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在那隆社区,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四哥”,敢于向他反映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 车统华将问题一一记录在案。居民困难党员卢远娟地说:“车支书经常到居民家里了解情况,为居民群众解决了很多困难。”
  “威马逊”台风来袭时,他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冒着大风大雨到各街道区了解实情,挨家挨户走访独居老人。“老榕树被台风吹倒了,压到了屋顶上,这可怎么办?”。刚查看灾情回到家的车统华收到了群众的求助,没来得及坐下,他又赶往华屋村查看实情。与居民沟通,提出解决措施,出动钩机处理倒塌的树枝,为榕树修建护栏……,在他的努力下,倒塌的榕树很快转移出来。“因为是百年老榕树,大家都不愿处理,没想到支书很快就解决好了” 华屋村居民说。
  积极落实民生问题
  2014年11月,为解决下水道问题,他组织民主街居民召开会议,商讨建设下水道问题,带领社区干部筹集了3万多元建设资金。现在民主街一条150米长的下水道修通了,50多户居民的废水排放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解决居民夜晚出行安全问题,他多次上上级部门反映问题,申请项目支持,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街灯安装工程于去年12月底得以动工。一些居民不愿意路灯装在自家门口,他又深入居民中做好协调工作,十多天的施工,他天天到场指挥线路安装问题,确保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现在,那隆各街道及旧桥头共安装了102盏街灯,照亮了群众的出行路,居民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转移镇垃圾场、修建新桥、安装街灯,新桥两头道路硬底化建设……几年来,在他的努力下,很多民生工程得以实施,社区公共设施也越来越完善。
  组织居民精神文化活动
  居民没有文化娱乐活动,晚上大家围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滋生了赌博等不良现象,车统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萌生了组建文艺队的想法。车统华带领社区干部摸底,召集了20多个具有文艺特长及热爱舞蹈的妇女,组建了社区文艺队。为解决道具服装等问题,他积极奔走,筹措基金,购买一批文艺道具,满足了演出的需要。社区没有排练场地,他与镇政府沟通,让文艺队到政府球场排练,解决了排练场地问题。在他的组织下,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文艺队、曲艺队、舞狮队相继成立,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近两年,他带领文艺队深入到各村开展“美丽那隆 平安那隆”专题文艺巡回演出演出,即便累,演出前他也亲自布线、装音响、挂背景布等,为晚会布置。“看到支书亲自忙前忙后做演出准备,我们深受鼓舞,演出时也更投入了”,文艺队队员卓永燕说。
  担任社区干部10多年来,为居民办妥了一件件实事,解决了一个个困难,车统华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一心为民赢赞誉
 “他为人实在,踏踏实实为民办事,不为名不为利;他在处理社区大小事时,都不蛮干,而是针对居民的特点讲究技巧,只要有他在,居民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四哥(车统华)为我们办了很多实事,群众都很拥戴他”在和平街做生意的韦祖强对笔者说。
  “社区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的前列,这离不开支书的辛勤工作,每天他都准时来社区办公,双休日也基本不休息,只要群众有事需要帮忙,他总是热心帮助。”社区妇女主任韦爱兰对笔者说。
  “群众信任我,为群众办点事是应该的,党支书就要为群众办实事,我只是履行了一个党员和支书的职责。”当问到工作的初衷和动力,车统华如是回答。
  车统华为群众办实事,不但受到群众的赞扬,也获得了荣誉,先后获得灵山县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十星级文明户”等荣誉。
来源:灵山政府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车统华:“当支书就要为民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