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院”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见到潘忠强时,这位65岁的老人正和老伙计们在冬日暖阳下围成一桌,愉快的打着休闲麻将。小院里,锣鼓声声,唢呐阵阵,三三两两的白发老人,正坐在小板凳上围着矮桌下象棋。
潘忠强是平山镇同古村人。他和本村20多名老人一起,时常聚在这个被称作“农村幸福院”的小院里休闲娱乐。同古村幸福院建在村委会里面,有一间活动室、两间休息室,总面积不过50平方米左右。一套远程教育装置、两张麻将桌、两张桌子、两张休息床、3000多册书报和一些棋盘类、乐器类的器材,这就是幸福院的全部家当。 潘忠强并非孤寡老人,他有儿有女,却常到小院里“报到”。“家里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孩子都出去打工了,有时整年也难见一面。这儿有伴玩,有娱乐节目,过得比较自在。大伙在这里玩玩牌,聊聊天,不会寂寞,还能相互照顾,可不想回家。” “未富先老,农村养老形势比城市更严峻。”该镇民政办负责人说,营利性养老机构费用高,绝大多数农村老人负担不起。受传统观念影响,有儿有女的老人也不愿离开熟悉的乡村和乡亲去住养老院,子女也怕担“不孝”的罪名。 “农村幸福院”就这样应运而生,遵循“离家不离村,就地抱团养老”思路,由县民政局出资建设,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目前,平山镇共建有贾村、同古、新庄等11个“农村幸福院”。这些“农村幸福院”不仅解决了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问题,也符合农村老人居家养老习惯。给老人提供了集中娱乐、互相照顾、快乐生活的自由空间,解除了老人孤独寂寞的烦恼,也解除了子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来源:灵山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