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灵山县灵城镇王某等12名劳动者,到该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反映:某制造企业拖欠他们一个月工资2万多元,请求维权。接到投诉后,该县人社部门立即安排3名劳动保障监察员迅速奔赴制造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经过协调,用人单位最终现场发放了所有拖欠工资。
这是该县今年以来开展社会保险扩面、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三位一体”专项行动后,接到的投诉案件。自开展专项行动以来,灵山县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规范工资支付”重点,全方位加大网格化监控力度,取得初步成效。
当地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国家工资支付规定,定期组织企业法人、人力资源主管参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深入企业车间、店面、建筑工地发放宣传材料,提高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的法律意识,增强职工维权意识。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人社部门定期与住建、公安、法院、信访、工会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将经营困难企业、建筑企业以及曾有拖欠克扣工资行为的300多家企业作为网格化重点监控对象,进行实时监控。目前,当地已对100多户用人单位进行排查摸底,为劳动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资70多万元。当地还加大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投诉专查和书面审查力度,对严重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案件,强化司法部门联动,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当地发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作用,建立工资支付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实行全天候值班待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开辟“绿色通道”受理拖欠工资案件,及时快速处理工资支付突发群体事件;定期开展企业工资支付自查整改,制订偿还计划并备案督查,将工资支付纳入企业劳动保障信用等级管理,提高企业的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