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灵山县对全县中学和寄宿制小学的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缺陷,指导学校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出现食品安全事故。
3月19日上午,记者跟随灵山县食监部门的执法人员到佛子镇,先后对佛子中学和灵山县佛子镇寄宿制小学进行了食品安全检查。
记者在佛子中学食堂看到,工人统一穿着白大褂,头戴白色头帽,正在忙碌着,原材料仓库、更衣间、粗加工间(分为肉食加工和蔬菜加工)、消毒间、烹饪间、配菜间,各个功能间各自独立又相连在一起。
"这是我们昨天的进货台账,今天的进货票据都在这里,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台账。"佛子中学有关负责人面对检查,拿出一本台账和一沓发票,随后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盒,里面装的都是向学校提供食品、原料的企业的证照。
"我们主要是从学校管理上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佛子中学的食堂变化非常大,食堂布局按照规定流程,各个功能间全部独立分开,从原材料进入,一直到配餐间呈一条流水线,整个食堂整洁、明亮,和两年前相比,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在佛子中学检查学校食堂时,一名姓温的执法人员告诉北部湾晨报记者。
而到了灵山县佛子镇寄宿制小学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无论是在学校食堂还是在学校商店,执法人员要求出示食品、原料,进货台账时都拿不出来,而向学校供应食品、原料的部分企业没有证、照,或者已经过期,执法人员向该校发出警告的处罚,同时指导该校有关负责人如何建立进货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
多亏你们来检查、指导,不然我们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做。”该校的邓校长介绍,灵山县佛子镇寄宿制小学原来叫圣化中学,去年9月份刚成立寄宿制 小学后,为了能让学校尽快进入轨道,佛子中学还专门派了两名主任过来协助开展工作。
该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抓好学校索票、索证制度的落实,就抓好了食品安全的源头,学校采购的所有食品、原料,都要企业提供合法证、照,证明食品、原料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经过两年来的不断完善,绝大部分中学在食品和原料的采购中,坚持索票、索证制度,对少数管理不严格的,一旦发现坚决依法处理。如3月18日,执法人员在石塘镇化龙中学检查时,就发现一些“三无”食品,执法人员当场对这些“三无”食品进行查封,目前,正对该事进一步处理中。通过专项检查和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制度,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