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陆铭)3月3日,本报报道灵山县陆屋镇陆屋江浮萍多及有一些堆积垃圾问题,引起了陆屋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部分当地居民的反思。近日,记者走访该镇了解到,自2月26日开始,陆屋镇每天组织三艘船只在清理沿江边的水葫芦、浮萍、垃圾,目前已清理干净,江水变得清澈了,陆屋江更美了。 3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陆屋镇中桥,在此前发现较多生活垃圾的江边,看到河水清澈如镜,临水而建的民居区,再也找不到成堆的生活垃圾杂物。“陆屋江从上游处经常漂流下大量的水葫芦、浮萍,特别是今年,水葫芦、浮萍特别多,铺满了江面,陆屋镇党委政府从今年2月26日开始,聘请了三名水性好的工人,每人每天每船250元,三张船天天在江面上捞水葫芦、浮萍及垃圾,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江水清了。”在江边居住的一居民说。据当地居民反映,水葫芦一个月可以繁殖6棵,浮萍一个月可以繁殖26棵,这也是为什么江水中水葫芦和浮萍这么多的原因。“现在的陆屋江环境美了,水更清了,这全是镇党委政府的功劳。”走过中桥的梁五叔高兴地说。 据陆屋镇党委书记陈世芝介绍,针对生态乡村工作,自年初八后,陆屋镇领导到城建所召开了一天会议,重新划分街道路段,出台管理方案,奖罚分明,并继续扩招环卫工人,增添环卫设备,提高城建所工作人员积极性。该镇党委政府加大生态乡村宣传力度,领导干部利用每天晚上时间,进村入户,到居民农户家中宣传,要求居民遵守纪律,不乱倒垃圾。此种方式效果很好,居民村民意识提高了,积极参与到生态乡村工作。 为建设生态陆屋,今年3月,该镇投入12万多元,在陆屋城区一级路大转盘到莲塘村委会10公里路段,种下3000棵桃花,前几天在古城桥至高速公路处又种下了500棵芒果树。陆屋镇还考虑优化企业生产生活环境,帮助铭和集团种下了300棵桃花,200棵楠木树,200棵香樟树,并在企石、松木山、坝基等5个村委会种下1400多棵香樟树,现在村委会继续扩种楠木、香樟树,村屯绿化工作如火如荼开展。 清澈如镜的陆屋镇陆屋江 本报记者 邓蕾雅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