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16|回复: 0

微商要发展不能靠“杀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4 17: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回放:借助微信而兴起的社交微商近年来十分火爆,然而有业内人士曝出,朋友圈里微商晒出的高额成交量、火热交易记录截图刷屏,很多是通过软件制作出来的虚假现象,目的是引诱朋友圈中的人购买,甚至有诈骗嫌疑。(4月8日《广州日报》)
       这个时代,打开空间和朋友圈,就仿佛在逛淘宝,就像网友说的:天冷提醒你加衣,佳节祝福不会少,甚至在腊八的时候要你记得喝腊八粥的,除了父母,也就只有微信这帮做微商的了。蚕丝面膜、河豚面膜、火山泥面膜……她们不仅能让容貌起死回生,还肩负着防御小三、创造美好未来的使命。有时候,你搞不清做微商与做安利有什么差别,唯一能分辨的,是微商的“鸡汤”里只有一味调料,叫做“牛气冲天”。
       不做微商,自然很难明白其间的乐趣。不过,刷屏也好,自嗨也罢,商业生态不能悖逆基本的公序良俗,目前微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弄虚作假。从交易对话到转账记录,从效果展示到检验报告……所有能帮微商揽客的内容都能定制,“微信对话生成器”、“支付宝转账截图生成器”和“网银转账截图软件”等应用软件,另有贴心的“使用指南”成了不少微商刷记录“神器”。如果一些微商卖货果真靠神器辅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广告法》恐怕不能闲着。
       二是无牌照直销。《直销管理条例》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2006年7月前没有品牌取得直销牌照。如果没有直销牌照的产品,在层级代理上偏好虚拟化、金字塔化的奖励体系,那么,这种蛊惑“霸道总代式”暴富梦的营销方式,就离传销很近了。
       三是透支社交情感。1000多万微商的背后,是社交媒体被过度商业化的现实。去年年底,一则段子被疯传:“常年在我朋友圈开店卖衣服、卖面膜、卖洗发水、卖手表、卖鞋子、卖包包、卖甜品还有卖水果的店主们,已经年末了,租金麻烦你们按时交一下,年关难过。”有人说,微商“杀熟”的营销模式,令网络时代人际情感随时面临被“折现”的危险。
       在“互联网+”时代,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然不能将微商妖魔化。广泛意义上的微商,当然不局限于在微信上开个小店,而是借助Web3.0的渠道载体,将传统交易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销售渠道突破的小型个体商业行为。微商即使百变,说到底还是“商”。既然是商业范式,总有自己的价值底线。指望无本万利,等着天降馅饼,甚至幻想靠“拉人头、占山头”来积累财富——这不是“商”,而是“骗”。
       微商肯定要往前走,“去中心化”的微商,与传统商业中心式布局,互补相融。不过,社交与电商生拉硬拽的“联姻”,再加上无节操的造势和无底线的营销,就很可能让人心生厌烦,远离微商。
       微商要走的路还很长,规则与秩序迟早会因纷呈乱象而开始构建,微商,还是恪守底线为好。 (邓海建)


来源:北部湾晨报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45072102000519 )

GMT+8, 2025-2-6 19:51 , Processed in 0.0940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