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说的是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大地上早晨也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灿烂的阳光依旧,炽热的大地如常,时而出现的大雨,却在慢慢奏响,与夏告别的旋律。 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 夜琴知欲雨,晓簟觉新秋
寒蝉凄切是秋,秋高气爽也是秋。其实,变凉的只是天气,而诗人那颗朝气蓬勃的心,依然充满热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明月光最适合照亮才子佳人的书,手捧书卷细细品读。邀明月,让回忆皎洁,也不失一种惬意和享受。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大自然是伟大的画师,如果说夏夜的流萤需要精雕细琢,那么秋天的山居就是大手笔的泼墨。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也引起相思之情。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立秋养生小知识,要记好哦~↓↓↓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特别是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可收敛肺气。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
这些食材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经过一个夏天炎热的天气,立秋之后,很多“苦夏”或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
不过此时人的肠胃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
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按摩或者香灸可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经络通畅,还可补养精气,解除疲劳,增强免疫力。清理体内的热毒火气,清清爽爽度过闷热的立秋时节。
闷热勿烦躁,天凉莫悲秋。“秋老虎“的燥热威力不容小觑,气温高令人心情烦躁,脾气渐长,易于冲动,影响身心健康,要调整好心态,切忌悲伤忧虑。
早卧早起,养精蓄锐。立秋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天高气爽时,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
来源:央视中文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