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节
气温回暖、湿度回升 各种菌类进入生长旺盛期 灵山县食安办紧急提醒 “夺命”毒蘑菇高发季来啦 广大市民朋友切勿用生命“尝鲜”!
根据广西疾控中心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显示全年共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72起,发病297人,其中住院209人,死亡3人。从3月份开始,5-6月份和9月份是发病高峰,持续到10月份左右。发病场所主要集中在家庭。每年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有致命剧毒的“鹅膏”“鹅膏”到底有多毒?下面先给大家科普下
“鹅膏”是野生蘑菇的一个类别,其中一些含有剧毒。别看这菇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邻家女孩”的模样,“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条条,白白净净。
但它的“内心”却非常毒。其中所含的鹅膏毒肽,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mg/kg,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此菇,就可能被毒死。
它号称蘑菇界的“毒王”,2000-2014年间,在我国因食用(误食)这种毒蘑菇,有99人中毒,其中48人死亡。
广西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四种: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急性肝损害型和急性肾衰竭型。
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在广西,主要种类有大青褶伞、日本红菇等。
大青褶伞:全区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引起肠胃严重不适,在桂林、河池、钦州等地多发。
日本红菇: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020年6月桂林兴安县2人中毒。
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主要产生3种类型的神经中毒:
1.含毒蕈碱种类产生外周胆碱能神经毒性;
2.含异噁唑衍生物种类产生谷氨酰胺能神经毒性;
3.含裸盖菇素的种类产生致幻觉性神经毒性。如残托鹅膏。
残托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有毒,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2020年5月桂林恭城县19人中毒。
毒蘑菇种类: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型的毒蘑菇种类有十余种,如假褐云斑鹅膏。
假褐云斑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020年6月崇左天等县23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
毒蘑菇种类: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引起。鹅膏菌属常导致死亡的发生。如致命鹅膏(又名白毒伞)和灰花纹鹅膏。中毒症状:潜伏期、急性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
致命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致死毒素为鹅膏肽毒,对人的致死剂量为0.1mg/kg体重,一个中等大小的子实体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2021年3月,已在广东深圳发现此菌踪迹。
灰花纹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导致死亡的种类。
不采食野生蘑菇!不购买来路不明、辨识不清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混杂的野生蘑菇!
对消费者的提示: 对于野生蘑菇,目前尚未形成消费者可以用来鉴别其是否有毒的简易科学方法,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同时,也不要轻易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不要食用在野外自然环境生长的蘑菇。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提示: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认识的蘑菇应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餐饮单位要加强原料检查,避免采购和食用野生蘑菇。由于有毒蘑菇与普通蘑菇很难鉴别,仅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所谓经验并非科学可靠,以致时常发生“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对于不认识的蘑菇,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确保所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品种。
一旦中毒怎么办?
2、马上催吐。如误食毒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者烦躁、盗汗、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后及时就医进行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孕妇慎用催吐;
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4、立刻送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5、保留毒蘑菇样本。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蘑菇样品,一并带到医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毒蘑菇中毒种类并针对性实施救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中毒事件的处置和病人救治,查明中毒原因。
总而言之来历不明的蘑菇大家一定要做到不摘!不买!不吃!
来源:灵山市场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