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威望
UID280904
回帖0
主题
积分3735
注册时间2019-6-2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
六峰山 疑是蓬莱第一重
“游眺灵阳石六峰,锦屏常有白云封。乘危绝顶应须到,疑是蓬来第一重。”前人登览六峰山,为它的美景所惊叹,于是挥笔留下这首诗。白云悠悠。山峦耸峙,六峰山以奇伟之姿矗立在灵山。在灵山人心目中,六峰山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仅是一座山,也不仅仅是一个地标景点,它是灵山人的心灵之所,更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乡愁。
六峰山风景区位于灵山县城中心的鸣珂江畔,包含了六峰山及其一脉相承的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等,总面积达54万平方米,囊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50多处,包括北帝庙、观音阁、元辰殿、三清宫、三海岩、龙船岩、恩胜岩、穿镜岩、黄华书室等。自古以来,名人雅士在此访胜探幽,赋诗题词。景区内密布从宋至今的摩崖碑刻,目前尚可辨认的共有文字崖刻206幅、造像6尊,文字碑刻206方、造像1方另有石雕造像6尊,作品题材 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宗教以及地缘人文活动,犹如一部灵山县简史。看山如观画,读山如读史。游人醉心于山水之时,还能感受文化之美、历史之厚。
六峰山风景区景点最集中处为六峰山。六峰山又称“石六峰”“西灵山”,海拔343米,由龙头、凤尾、龟背、鹤立、宝幛、冲霄”6座山峰组成,诸峰拔地而起,嵯峨峻急,气势磅礴。6座山峰正好是巫山的一半,故有“半巫山”之称。其形如拱卫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又以“石六锦屏”的美誉被列入灵山古八景。山上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奇岩迭出,曲径通幽。岭南画派著名画家黄独峰称其“有黄山那样的风韵和气势,可谓缩小了的黄山”。
灵山县名的由来与六峰山密切相关。嘉靖版《钦州志》记载:“西灵山,即石六峰......内峰曰'龟峰’,龟,灵物也、故曰'灵山’,因以名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朝廷下诏将南宾县改名为灵山县。宋治平二年(1065年)春,灵山县城搬到六峰山东面,六峰山就在县城的西面了,故六峰山就改叫“西灵山”。县因山得名,山又因县易名。
如今,六峰山修起了宽阔平坦的环山步行道,清早和傍晚最为热闹。在这里聚集着打太极的大爷、跳舞的大妈、跑步的年轻人、嬉戏的小孩子、散步的中年人.....不同的人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场地来放松身心。六峰山与灵山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
龙船岩在六峰山脚下,洞内的灯光高低错落,五彩纷呈,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照得变幻莫测,像宝塔,像笋尖,像飞鸟,像猛兽,像仙女...
半山腰上的黄华书室虽称作书室、实际上是长不过4米、宽不过1.5米的岩洞。但确实是一处隐于深山中的幽静之所,用来读书,再适宜不过。相传,明朝有个叫黄华的书生在此日夜苦读,不问世事,后来,果然考中进士。可惜他长期身居洞中,体质虚弱,放榜后不久,就一命鸣呼了,因此,黄华书室又被叫作“白衣洞”。六峰山的悬崖峭壁中,隐藏着大大小小的64个岩洞,等着游人们一一去探险。
在离黄华书室不远处有一座六秀书院,同样是潜心修学的好地方。它是六峰山上儒家文化的象征。
沿山道拾级而上,绿树掩映中,可先后见到廉州太守康基田于240多年前题写的“灵岩初地”和“六峰宝山”牌坊。六峰山不愧是文化名山,可谓一步一古迹。置身于此,恍若时光倒流,亲历了古人游览“人寰胜地”的惊喜。
六峰山上佛、道、儒文化浓厚,道家的北帝庙、元辰殿和三清观,佛家的观音阁,儒家的书院,一山能同时容纳佛、道、儒,可见六峰山胸怀宽广。
元辰殿是一座道观,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现已按原有格局重建。整个建筑恢宏气派,殿内雕梁画栋,吸引了许多游人、香客。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的北帝庙是座闻名遐迩的道教庙宇,据说是为了祭祀北帝而建。相传北帝下凡为民众抵御风潮,后又降妖除魔,使凡间得以太平。现存的北帝神像是用与山体连成一体的天然石块雕成。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道观香火长旺,是人们祈求平安顺遂的所在。逢着春节、北帝诞(农历正月十五),重阳节这几个节日,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一带的香客云集于此,几千米外,都能闻到六峰山的香火气味。
山顶上留存着前人镇守灵山的二炮台,往下俯瞰,一城风光尽在眼底。若是晚上,在山顶观夜景,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城灯火,流光溢彩,是盛世的繁华。
细细数来,六峰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宝盆,盛满了风光,每一处都令人啧啧称奇,每一处都有来历可说,难怪被灵山人奉为文化圣地。
2017年12月,六峰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
①风尾峰又名“凤翔峰”,龟背峰又名“龟峰”,鹤立峰又名“凌云峰”,宝峰又名“保障峰”,冲霄峰又名“芙蓉峰”。
摘自《荔乡灵山》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
|